?保險成對賭

延誤險本身就有先天設計缺陷,保險公司在審核環節管理同樣不嚴,不僅讓航延險這樣的小眾領域被羊毛黨盯上,甚至引發保險公司挑戰“公序良俗”的質疑。

以分鐘計算的眾安延誤險成了行業“攪局者”。為了應對競爭,各類互聯網險企、傳統險企都在延誤險條款上“較上了勁”。

“航延險屬于財產保險的一種,財險最基本功能是‘補償損失’,這要求投保人必須切實發生經濟損失,并且這類損失是可以計量的。違背了這一原則,很可能變成‘賭博’?!?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全國客運航空公司的平均準點率為81.65%。 (IC photo/圖)

“肉測,已經有信用卡對隨心飛下手,各位注意調整回血!”

在一個名為“玩卡群”的百人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信用卡持有者發布各類信用卡消費信息。他們都是信用卡“羊毛黨”,主業是通過各類信用卡消費漏洞獲利,如今,這群人將目標鎖定在信用卡附贈的航空延誤險(簡稱航延險)上。

航延險主要用于賠付航空延誤導致的損失。航延險最早脫胎于信用卡,后經保險公司的打磨,加之互聯網的加持,歷經十余年發展,已經成為一款全民大眾型的產品。隨心飛是各大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優惠活動,客戶支付一筆一次性款項后,可以無限次兌換該航空公司的航線。

“肉測”,意味著有人已經購買機票測試了某張信用卡的航延險賠付,找出了漏洞。羊毛黨隨即便會蜂擁而至,購買該航線的航班,然后利用某銀行的新信用卡申請航延險理賠。

“薅羊毛”的過程并不復雜,選定航班、購買機票的同時購買多份航延險,出現延誤后理賠。獲利的難點在于能否準確預測航班延誤信息,以及摸清各個信用卡的理賠要求。飛常準等互聯網平臺的崛起,幫助羊毛黨們解決了第一個難點,預測航空延誤已非難事。

然而延誤險本身就有先天設計缺陷,保險公司在審核環節管理同樣不嚴,不僅讓航延險這樣的小眾領域被羊毛黨盯上,甚至引發保險公司挑戰“公序良俗”的質疑。

補償變保險

航延險最早脫胎于銀行信用卡。

2004年,中國民航局出臺《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的若干規定,要求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的情況,都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在所有航班延誤中,“自身原因”只是少數,意味著大量的延誤客戶無法得到賠償。

隔年,東方航空和中國建設銀行聯合推出了航空聯名卡,其中的一項附贈福利就是在航班延誤達標后,旅客可以憑航空聯名信用卡獲得經濟補償。這也是國內航延險的雛形。

雖然是“類保險”形式,但保險公司卻被剔除在合作之外。由于當時的航空法并沒有對飛機延誤進行專門解釋,該產品引發了一系列賠付糾紛。2012年4月,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先后發生了因延誤時間過長,導致乘客集體擁堵飛行跑道事件。如何合理賠償旅客的問題再度被擺上臺面。

“這時候航空公司考慮引入專業的保險機構,畢竟保險行業有保險法的規定,在理賠方面更有經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