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疫情數據紛紛破紀錄 法德二度封城 下一個會是英國嗎?
法國人又回到了噩夢般的2020年春天。10月29日午夜之后,任何人離開家都必須攜帶證明自己外出屬正當理由的書面文件,以備警察檢查,并且離家距離不得超過1公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28日晚的全國電視講話中宣布實施為期四周的全國性封鎖,他稱新冠病毒當前傳播速度甚至“最悲觀的預測”都沒能預計到。
德國也宣布將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緊急封鎖,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29日在聯邦議院講話稱,當局別無選擇,只能大幅減少社會交往,因為衛生系統已無法再對四分之三的新增感染進行有效追蹤。
整個歐洲再次淪為全球疫情的暴發中心,西班牙包括首都在內的五個地區關閉邊界,意大利、波蘭、捷克、德國、瑞士、希臘、葡萄牙和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本周三及周四新增病例、死亡病例創下新高。新增病例每周大約增加一倍,當局在第一波疫情后所承諾的跟蹤和大規模測試系統很快就不堪重負。封鎖前景在28日引發歐美股市雪崩,而眾多傳統避險品種并未從中受益——黃金跌幅一度超過1.5%,美債收益率不跌反漲(美債價格出現下跌),瑞郎兌美元匯率也遭遇下跌頹勢,避險資產荒迅速蔓延。
法德二度封城及相關經濟沖擊的恐懼導致歐洲股市出現雪崩式賣盤,歐股暴跌至5個月新低,倫敦富時100指數下跌近3%,Euro Stoxx50跌3.8%,德國DAX跌4.4%,法國CAC跌3.7%,西班牙Ibex跌2.5%。
經歷了暴跌之后,歐洲股市總市值今年已損失超過17%。自今年初以來,富時100指數跌去1/4,DAX指數少了11%。
歐洲央行29日宣布維持當前利率政策不變,鑒于封鎖措施可能使經濟再次陷入萎縮,歐央行暗示可能將在12月采取行動。
歐元區9月份已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通縮。ThinkMarkets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指出:“鑒于疫情形勢迅速惡化以及歐洲股市下跌,現在就采取行動而不是等到以后,可能更有意義?!?/p>
法德封城別無選擇
過去三周來,歐洲新冠感染案例以每周增加30%-40%的速度持續飆升,僅過去一周新增確診病例就達44%,平均每天新增超過22萬人確診。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統計數字,截至10月28日,歐洲累計逾646萬例確診病例、21萬3000人死亡,各國醫療體系面臨不堪重負的系統性風險。
正是為了避免本國醫療系統失控,德國和法國周三先后宣布實施接近春季封鎖水平的全國性限制措施。
法國目前每日新增感染超過3萬例,新冠患者占據該國重癥監護病房的60%。馬克龍在周三晚的全國電視講話中說,如果不采取行動,該國重癥監護病床將在11月中旬之前告罄。
法國議會29日對馬克龍宣布的封城計劃進行投票,鑒于國會下院由馬克龍的中間派政黨控制,可以確保封城令被批準。
可以肯定的是,新封城令比春季實施的更為溫和,除了非必要的餐館、酒吧和商店將關閉,學校這次將保持運行,農貿市場、公園和工廠也被允許繼續開放。盡管如此,企業界仍感絕望。
法國企業游說機構MEDEF負責人Geoffroy Roux deBézieux 29日聲明:關閉不對病毒傳染負責的企業是一個錯誤,可能會使許多企業破產。他聲稱封城是送給互聯網零售巨頭亞馬遜的禮物,后者將成為封城的“最大贏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10月28日在與16個州地方領導人舉行視頻會議后宣布,德國聯邦和州政府已同意從11月2日起關閉餐廳、酒吧、健身房、音樂廳和劇院四周,酒店在11月底之前不得接待顧客,聚會將限制在來自最多兩個家庭的10人之內,學校、托兒所和商店繼續運行。
默克爾告訴德國人,該國衛生系統可以應對當前挑戰,但如果照目前感染速度繼續下去,幾周內會就達到衛生系統可以管理的極限?!叭绻覀兊鹊街匕Y監護病房裝滿,那就太遲了?!彼f。
她在29日的聯邦議會講話中強調,接下來的四個月將漫長而艱難,但“終將結束”。
就在德國的新限制措施宣布當天,新增確診病例1萬4964例,創下新紀錄。
英國竭力避免二度封城
其他歐洲國家的每日新增確診和死亡案例近日也連連創下紀錄。
比利時醫院的患者人數已超過第一波疫情危機期間的人數。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達到993名,專家警告若不采取措施,11月6日將達到2000張ICU床位的飽和點。
意大利周三新增感染也再創紀錄,單日新增近2萬5000例。
瑞士確診病例也在不斷上升,瑞士政府已宣布從本周四開始,全國關閉所有娛樂場所。波蘭、捷克也雙雙創下單日新高紀錄。
捷克政府進一步收緊限制政策,從周三開始晚9點至早6點之間實行全國宵禁。此前該國已關閉非必須商店、學校和飯店,要求在室內外均戴口罩,并禁止體育比賽,卻未能阻止感染人數繼續上升。
英國新冠死亡人數周二也上升至367人的創紀錄水平,該國死于新冠病毒的總人數超過6萬大關,在歐洲最高。新增確診病例數每九天翻一番。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不斷施加壓力,要求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但英國政府堅持認為,即使歐洲其他國家正選擇采取全國封鎖措施,這仍不是英國應對新冠疫情第二波的正確方法。
英國房屋大臣詹里克(Robert Jenrick)10月29日表示,政府正竭盡所能避免全國性封鎖,正確的方法是針對那些暴發最嚴重的地區進行限制。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動力學教授萊利(Steven Riley)警告政府需要考慮盡快改變應對疫情方法,采取全國性措施可以防止在英格蘭南部重蹈覆轍,并讓疫情嚴重的北部地區盡快逆轉形勢。
VP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吉茨爾(Thomas Gitzel)認為,新冠感染水平仍居高不下,暫時的封鎖造成的損失可能不會大過消費長期低迷帶來的危害。
歐盟呼吁協同抗疫
由于新增病例一路飆升,歐洲各國在第一波疫情后所承諾的大規模檢測、接觸者追蹤系統早已不堪重負。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呼吁加強成員國間抗疫協作,并為此成立專門的協調辦公室。29日歐洲理事會召集成員國領袖視頻會議,商討具體的協調合作抗疫之策。
馮·德·萊恩宣布,將推出歐盟成員國在數據共享、測試、醫療和非醫療設備、旅行和疫苗接種策略等方面可采取的一些共同回應及協調政策。她還提出建立歐洲國家科學顧問平臺來共享抗疫方法,包括組織跨境患者護理的可能,并宣布將斥資1億歐元購買快速測試工具,分發給成員國,并進行聯合采購以提供更多服務。
與她一起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院長皮奧特(Peter Piot)也從倫敦聯線表示,當前新冠疫情在歐洲復燃是因此前“太過放松”。
皮奧特說,第一波新冠疫情帶來的最重要的教訓之一就是應該迅速采取行動,當然行動不應該等到人們開始大量死亡之后。這暗示整個歐洲都可能有必要采取更嚴厲的新限制措施。
皮奧特指出,希望毒株突變使病毒致命性降低的假設已被證明不太可能;群體免疫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并帶來巨大傷亡;長期封鎖則造成貧困,無法永遠持續下去。他認為疫苗才是結束當前新冠疫情惟一的“隧道盡頭的光”。他表示,很有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確認部分疫苗的有效性,但這條路也沒有捷徑。
她要求歐盟領導人幫助歐盟繪制重癥監護病床的總容量,以便在每個成員國感染率上升到無法應付的情況下,可以將患者在整個歐洲之間轉移;而要重新控制感染率并降低死亡率,也需要政府之間進行更緊密的協調,包括更大程度地共享數據。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只有五個歐盟成員國一直在歐盟Covid-19數據平臺上共享數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苦于缺乏最新信息來協助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
歐盟還呼吁成員國在11月中旬前提交其Covid-19測試策略,共同采購快速測試工具,并加入共同的新冠病毒追蹤應用程序。目前僅德國、愛爾蘭和意大利參與其中。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