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九巡法院,微信禁止令將迎來大結局
內部文件首次披露了騰訊最近向美國政府提出的多條和解建議,這些建議是為了消除美國政府對于美國微信用戶數據安全的擔憂。
美國是判例法,最看重以前有沒有類似判例。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說政府要封殺一個社交媒體。有了這個判例后,法官就有先例可循了。
當時找原告其實很難,普通華人要去告總統是會害怕的,會擔心會不會被打擊報復,要查你稅、查你簽證怎么辦,會有這些擔憂。
責任編輯:張玥
這是10月26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聯邦最高法院。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7日上午,美國第九巡回法院駁回了美國司法部遞交的申請暫停執行初始禁止令的動議,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以下簡稱美微聯會)再次告捷。
司法部將在未來兩到三天內決定是否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一旦最高法受理了案件,可能會在未來兩周內作出判決。這也意味著兩周后,微信禁止令將迎來大結局。
美微聯會相關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如果最高法駁回了司法部的判決,“政府有可能覺得這個官司繼續打下去意義不大,選擇放棄反抗,那么案子結束”。
德恒律師事務所硅谷辦公室管理合伙人朱可亮律師,是策劃和參與本案的主要訴訟律師,也是美微聯會的五位發起律師之一。他在美國執業二十年。2020年10月29日,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詳析了案件未來走向及他們接連獲勝的原因。
再一次的勝利
南方周末:目前案件的進展是怎樣的?
朱可亮:聯邦法院的系統分為三級,地區法院、巡回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所有案子必須從地區法院打起,正式審判結束了才可以上訴到上一級法院。簡單案件需要2-3年,復雜案件可能更長。審理過程中,如果法官作出了重大動議方面的判決,那么輸的一方可以提前就動議本身上訴。
9月20日美微聯會成功獲得了北加聯邦地區法院頒布的叫停封禁微信的總統令和相關商務部實施細則的初始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此后,司法部有兩個動作:一是9月25日代表政府向法院遞交暫停初始禁止令的動議,請求比勒(Beeler)法官重新考慮暫停,并提交了新的證據,即一份新的機密文件和美國商務部一份內部文件。二是10月3日司法部正式上訴至聯邦第九巡回法院,尋求暫停初始禁止令,并要求該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