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過去了,它依然沒有被超越
說到近期讓人大失所望的影片,除了《喜寶》,就是這部豆瓣評分5.6的撲街版《蝴蝶夢》。
《蝴蝶夢》
這兩部片子有個共同點,即它們都能讓看過原作的觀眾產生自我懷疑,思考導演對原著存在怎樣毀滅性的誤解。
《蝴蝶夢》原名《Rebecca》,是英國女作家達芙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之作,這部小說曾于1940年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搬上大銀幕,并獲得了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與此同時,著名影星勞倫斯·奧利弗、瓊·芳登、朱迪絲·安德森在影片中的出色演繹,也就此被定格在這部影史經典之中。
其實平心而論,翻拍《蝴蝶夢》的確是個燙手山芋,再厲害的導演如若沒有十足把握也不會冒險接盤,哪怕是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也只是在《魅影縫匠》里暗借一些心理驚悚元素用以致敬,畢竟珠玉在前,想要超越怕是很難。
而新版《蝴蝶夢》的導演本·維特利給出的翻拍原因是,他想對原著進行符合時代的改編,并彌補當年受《海斯法典》嚴格限制的部分劇情。
沒錯,大家在期待一個《蝴蝶夢》的完美版本,只可惜他既誤解了時代又誤解了《蝴蝶夢》,把心理驚悚搞成純愛片,翻車翻了個底朝天。
比對起希區柯克的版本,影片與其第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色彩,導演還原了20世紀30年代優雅的金黃色調,瞬間與希區柯克的哥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