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龍的傳人”新解
在原始儒家那里,龍是沒有地位的。龍之顯貴,代表著皇權政治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征服。這就好比龍強奸了婦女,她生下的龍子龍孫,也就都崇拜起欺凌其母的龍來……
我會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是孔子的后人,但絕對拒絕做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新解 |
幾百年前的謝肇氵制,看出了自己的文化中被權力強奸的成分,看出專制主義顛覆了基本的人文價值,把獸凌駕于人。 最近有教授領銜,鼓吹龍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象征,甚至要把龍打造成一個“中國品牌”,惹得媒體大嘩。 說龍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并沒有錯,因為中國有許多文化,進而也有許多“象征”。不過,是否應該把龍打造成“中國品牌”,卻大可商議。因為以什么樣的文化象征作為中國的品牌,關系到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中國人的問題?;蛘哂镁鋾r髦的話說,這是一個“我是誰”的文化認同問題。 主張把龍打造成中國品牌的教授們,津津樂道地說龍是中國南方民族的一種原始圖騰,由此證明龍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此說格外奇怪。首先,古代江南的民族,即所謂百越,被描述為斷發文身、漁獵而居的蠻人,如何能象征中國文化?龍的登堂入室,恐怕還在于后來被帝王壟斷,成為皇權的象征?;蕶喈斎灰囵B對皇權的崇拜,龍由此才變得格外神圣。這些教授們更不愿提(我猜想也許是不知道)的,是中國人對龍的看法也遠非那么單一,遠非都覺得這“龍”如何了不起,值得自豪。讀明人謝肇氵制的《五雜俎》中對龍的描述,就非常精彩:“龍性最淫。故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污者。嶺南人有善致雨者,幕少女于空中,驅龍使起。龍見女,即翔欲合。其人復以法禁,使不得近。少焉,雨已沾足矣?!?BR> 謝肇氵制是萬歷進士,官至工部郎中,對皇室的荒淫無道肯定不會陌生。況且他一生治政,輕“空談”而重“實踐”,上面這些話,自然不是“空談”的游戲文字。明代是皇權專制的頂峰,皇帝可以任意廷杖大臣。到了晚明,特別是在南方地區,有一種反抗專制的文化復興。后來顧炎武、黃宗曦回歸周代地方社會與中央共享權力的封建傳統,就代表著這一潮流的頂峰。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原始儒家所維護的周代封建制度,雖然承認天子的最高權威,但是拒絕把天下定義為天子的一己之私。相反,天子代表著一套完整的禮制的道德權威。這一禮制,實際上是規定社會各個層級之間分享權力的政治秩序。比如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間有雙向的義務和道德契約,不是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的擁有。這很像是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中國王與領主、自治城市等政治力量共享權力的憲政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在歐洲產生了大憲章,界定了權利、自由等基本的政治觀念,最終促發了現代民主的誕生。 可惜,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近似憲政精神的禮制傳統很快被列國的擴張所破壞。在孔孟看來,當時禮崩樂壞的原因,是諸侯們的貪欲。這種貪欲的最高形式,當然就是把天下變成一己之私。春秋戰國的歷史,就是在這種一己之貪欲的無限擴張之中展開的。諸侯征戰不休,最后秦始皇以暴力劫持了天下,以一己之欲剝奪了所有人的尊嚴。在儒家看來,這就是權力對禮法的僭越。 以這樣的理念解讀謝肇氵制對龍的描述,就可以看出那是一段政治寓言。權力與性欲都充滿了一種無法滿足的貪婪,一種無限占有的沖動。龍正是這種難以遏制的貪欲的象征。在周代的禮制秩序中,人不管處于什么地位,不管是天子,諸侯,還是國人,都應各安其位,不能僭越這一秩序給自己規定的權利范圍,侵犯別人的權利。這就是孔子所謂的“克己復禮”。列國兼并乃至其最終導致的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恰恰僭越了這種秩序。這就如同龍一樣。龍早已不安于和同類交配,而要對任何物種都加以奸淫,以此滿足其對世界絕對的占有欲。這和對每一個臣民都要加以絕對占有的皇權,還有什么區別? 最妙的是,謝肇氵制交代了龍對各種動物加以交合后生出的東西,其中包括麒麟龍馬這些在中國社會頗為尊貴的造物。這暗示著龍通過交合所創造的秩序,在謝肇氵制的時代已經獲得了合法性,乃至強奸的果實被廣為尊奉。不過,他沒有交代被龍奸污的婦女生出的是什么“龍種”。量他在那個時候不敢說。這個“龍種”,還不分明是皇帝?看看當時的萬歷皇帝,雖然在萬人之上,但是其心理精神則完全呈現出被專制主義強奸后的畸形,乃至干脆躲入后宮,不理朝政。最后大明朝日益腐敗墮落,最終亡于內亂和外患之中,也就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讀《論語》的人都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鬃訄猿帧拔茨苁氯?,焉能事鬼”的人本主義精神。在原始儒家那里,龍是沒有地位的。龍之顯貴,代表著皇權政治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征服。這就好比龍強奸了婦女,她生下的龍子龍孫,也就都崇拜起欺凌其母的龍來。中國文化的一大悲劇,就在于反對集權主義的儒家,被專制主義所強奸,最終成為皇權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文化強奸所生下的成千上萬的腐儒,也甘心情愿地充當皇權的工具。這也無怪,謝肇氵制在論述龍之前有如下一段議論: “相人之書,凡人得鳥獸之一形者,皆貴。大如龍鳳則大貴,小如龜鶴猿馬之類,亦莫不異于常人。夫人為萬物之靈者也,今乃以似物為貴耶?此理之所必無也?!贝笠馐钦f,相面之書,凡是看出人有動物相的,都以為是貴相。如龍鳳的是大貴人相,有烏龜、鶴、猿猴、馬之相的,也全非普通人。人本是萬物之首,如今卻以人像動物為貴,這真是豈有此理! 幾百年前的謝肇氵制,看出了自己的文化中被權力強奸的成分,看出專制主義顛覆了基本的人文價值,把獸凌駕于人。如今的一些人,卻在擁抱強奸母親的絕對權力,甚至為這種強奸找理由。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宣揚的就是這種理念。秦始皇是靠暴力和法術統一列國,建立了以一人凌駕于萬人的專制集權統治。這連為他服務的法家都直言不諱。但張藝謀卻顛覆歷史,描寫豪杰刺客把劍頂到了秦王的喉頭,卻下不了手,因為秦王的思想,征服了刺客的暴力。張的邏輯是:母親被強奸是痛苦的。但是,強奸了母親的人,到底是自己的父親,從了他,對大家都好。這種順從者,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可見,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龍的文化,就存在于中華文明之中。像張藝謀這種順從的心態,在現實中還活靈活現,這也怪不得我們的“國罵”這么深入人心了。不過,現在是否要讓龍來代表中國,則是擺在所有中國人面前的一個選擇。對此,我的選擇是:我會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是孔子的后人,但絕對拒絕做龍的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