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餐具”還是送,餐盒循環嫌麻煩
有商家在外賣訂單高峰期,無暇看訂單上有沒有勾選“無需餐具”,就統一配送餐具。還有商戶為圖方便,提前把餐具放在了包裝袋里,嫌麻煩也就沒有取出來。
即便將全球的PLA供給中國,也只能滿足國內可降解塑料餐具市場的零頭。
“可降解是一個選項,但不是包治百病。如果能讓現有的一次性塑料做到可回收、可循環利用,將是另一條緩解白色污染的路徑?!?br />
學生們的消費心理和習慣尚未完全轉變?!斑€是因為方便,用完就可以扔,也有學生不喜歡用別人用過的餐盒?!?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0年2月15日,重慶一家火鍋店的工作人員在準備外賣菜品。疫情促使不少商家加大外賣業務,也增加了塑料餐盒的使用。
深圳騎手李子兵還沒來得及脫下順豐的工作服,就把麥當勞“麥樂送”的包裹放上電動車。他已經對忙碌的生活習以為常。不過這段時間,他需要向訂外賣的客戶做解釋的場景變多了。
“為什么沒有配餐具?”“麥旋風雪糕沒有勺子怎么吃?”
“抱歉,現在深圳區域的外賣平臺是默認您不需要餐具的,如果您要餐具需要專門勾選,您可能漏看了?!薄氨?,現在麥當勞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了,您需要在訂餐微信小程序上專門購買?!?/p>
李子兵一開始覺得解釋很麻煩,以至于有時看到外賣里沒有餐具,他還會順手塞進去一份。但他現在也慢慢理解了,“都是為了環?!?。
2020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新“限塑令”,對餐飲行業出臺諸多新規,從2020年底起,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和不可降解塑料袋,都將逐漸告別我們的生活。2020年9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餐飲服務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
與騎手李子兵一樣,外賣平臺和商家都面臨著改變,甚至有創業公司正在循環使用和回收餐具。但是,替代品的缺乏和難以改變的消費習慣,都是難題。
勾選“無需餐具”,為何還是收到餐具
減少一次性塑料消耗,更直接的辦法是減量。目前,餓了么和美團都在App里提供“無需餐具”選項,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更是默認選項。
不過,有許多消費者吐槽,即便勾選“無需餐具”,商家還是會配送餐具,家里積攢了很多未拆封的一次性餐具。美團和餓了么亦承認存在這一現象。
餓了么公益負責人時歡解釋,有的商家在外賣訂單高峰期,無暇看訂單上有沒有勾選“無需餐具”,就統一配送餐具。還有的商戶為圖方便,提前把餐具放在了包裝袋里,嫌麻煩也就沒有取出來。
對商家來說更在意的是,選了“無需餐具”而被送了餐具的客戶,很少到外賣平臺上投訴,頂多發發微博、微信吐槽。由于少有對商家“多余地配送餐具”的投訴,外賣平臺也難以知曉這種行為有多普遍。
而想要餐具卻默認勾選“無需餐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