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先師牟潤孫先生與其及門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牟潤孫

牟潤孫先生(1909-1988),山東福山人。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早年從學于陳垣(1880-1971);陳垣與王國維、陳寅恪、錢穆合稱“四大史家”。牟先生同門友中,包括臺靜農、余遜、啟功、周祖謨,皆學有專長,名重一時。先生曾任教于輔仁大學歷史系、臺灣大學歷史系、新亞書院文史系、新亞研究所導師,香港中文大學首任歷史系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注史齋叢稿》《海遺雜著》《論治目錄之學與書籍供應》《宋代摩尼教》等。

我于1960年高中畢業,考入新亞書院主修中國文學,副修中國歷史。兩載后,完成全院共同課程,才開始專攻文史。猶憶1963年秋間一星期五下午三時頃,經一位高年級學長慫恿,同往拜訪牟先生于其九龍赫德道寓廬。入門,發現早到的已有二十多人,座無虛席,多為新亞研究所碩士生。后輩如我,只好躲在一根柱子旁。約五時半左右,見牟先生站起,大喝一聲:“走!”

在座者魚貫隨牟先生出門,只我和同來的學長打道回學生宿舍。

后來才知道:每周五下午,牟先生寓廬開放,歡迎學生來訪,天南地北,討論起來。五時左右,談話結束,先生例必招待談論會成員到附近“豐澤園”京菜館進餐。

先生愛上這家菜館,亦有足記:從臺北移居香港之初,先生來到這家館子,要了個“雪豆炒蝦仁”。嘗了一口,喊侍者過來說:“這雪豆蝦仁,只有一個人做得這樣好,趕快到廚房把他請出來?!?/p>

廚子著廚裝,來不及洗手,出現在先生桌旁。兩人彼此相看,半響,抱頭痛哭起來。

原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