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要敢于為自己投出的一票承擔責任”

一個官方主辦的獎項如果不弘揚主旋律、不堅持導向性,那反而是奇怪的了。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陳伊瑋 鞏一璇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變化之一,就是評委陣容的變化。文學批評家何向陽、汪政、陳曉明、閻晶明、謝有順成為本屆評委會引人注目的面孔。評委們的晉身是從茅盾獎的“評委庫”中被抽選出來的。

新晉評委謝有順的身份還包括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華語傳媒文學獎”策劃人、評委會秘書長。

華語傳媒文學獎自2002年啟動,已舉辦六屆。年度杰出作家獎先后由史鐵生(2002)、莫言 (2003)、格非(2004)、韓少功(2005)、賈平凹(2006)、王安憶(2007)獲得。“華語傳媒文學獎”標榜的目標之一是,提醒人們“恢復對純粹文字的敬畏之心”。

在烏鎮的頒獎現場,謝有順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采訪。

南方周末:華語傳媒文學獎的評委似乎是終身制。為什么?

謝有順:華語傳媒文學獎采用固定評委陣營的方式,是為了承擔責任,也為了保持這個獎的價值連續性。我們無意于像其他一些獎項那樣,頻繁地更換評委——在我看來,一個評委如果只參加一次評審,你就很難擔保他會為他所參加的這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