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山塘街:天堂很遠,人間很近

今日蘇州山塘街,從下塘街到新民橋這一段約莫600米,人來客往熙熙攘攘,成了千篇一律的景區商鋪,是專門留給外地游客打卡的。而余下的后六里才是蘇州人自己的“后花園”,這樣的山塘,在舌尖上、在閭巷間、在蘇州人的心坎里……

責任編輯:楊嘉敏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中,曹雪芹將蘇州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提起山塘街,是繞不過白居易的。大唐寶歷元年,白公擔任蘇州刺史,因虎丘到蘇州古城這段水路不暢、崎嶇難行,白太守挽起袖子,帶領當地老百姓清淤排澇、開鑿水道,由閶門護城河一直挖到虎丘山麓,并與京杭大運河貫通,這條就是山塘河。挖河的淤泥堆積在河兩岸成了“白公堤”,歷經綠化改造,“堤”演變成“街”,是為山塘街。白居易泛舟“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山塘河上,欣賞著兩岸“河上橋影娉婷,兩岸笙歌漫漫”的秀色,他情不自禁地賦起詩來“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钡靡獾陌拙右鬃屔教两值靡饬艘磺砂倌?。

清朝乾隆年間,畫家徐揚繪制了《姑蘇繁華圖》,其中重點描述的一村、一鎮、一街中的“一街”便是山塘街。畫中行人如織、舟楫連片、百肆雜陳……有詩云:“承平光景風流地,燈火山塘舊酒樓”,堪稱盛世姑蘇的代言。惜乎,到了清朝咸豐十年,太平軍進攻蘇州,自閶門而入,縱火燒城“徹夜火光燭天……山塘、南浩一帶盡成焦土?!薄肮锰K第一街”也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命運。

山塘街古時盛況今人只能在畫中一飽眼福。今日從下塘街到新民橋這一段約莫600米,人來客往熙熙攘攘,成了千篇一律的景區商鋪,宛如一位上了年紀、涂脂抹粉的艷俗貴婦,是專門留給外地游客打卡。而余下的后六里才是蘇州人自己的“后花園”,這樣的山塘,在舌尖上、在閭巷間、在蘇州人的心坎里……

俯瞰山塘街,遠眺東方之門。 (視覺中國/圖)

在舌尖上

朝著虎丘方向走,離“天堂蘇州”越遠,距“人間蘇州”越近。新民橋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