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 | “金融科技”被納入統一監管,新游戲規則意味著什么?
盡管金融科技巨頭們聲稱其信用算法非常先進,能夠將違約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但是,目前為止,金融科技并沒有真正經歷過不景氣周期的考驗。
責任編輯:陳斌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將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而稍早之前,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起草的網絡小額貸款管理新規公開征求意見,將網絡小貸納入監管范圍。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紛紛以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的名義進入金融領域,向用戶提供小額貸款等金融服務。比如支付寶有花唄、借唄,京東有白條、金條,其他大公司也都有類似的業務?;▎h、白條是類似銀行信用卡的消費金融服務,用戶可以先購物再付費,而借唄、金條則是直接向用戶提供現金的貸款服務。這些金融科技或者說是科技金融,以用戶在電商平臺的消費大數據等為依據,對用戶進行信用評級,授予一定的貸款額度,用戶可以在額度內進行貸款。
互聯網金融科技,從好的方面說,大大提高了金融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