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傷童官司

2020年10月21日,四川省隆昌市一審法院并未支持索賠醫藥費的主張,認為“社會捐助已彌補”,一時間輿論嘩然,網友追問:“大眾的愛心能為侵權人埋單嗎?”

這場官司背后,是被忽視的農村精神病人,在社區的安全防護網失效后,終釀一場悲劇。悲劇發生后的五百多天,兩個家庭都深陷困頓、無助和憤怒中,倍感煎熬。

包括黃守方在內,沒有人察覺王麗云病發的蛛絲馬跡。村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依照隨訪要求,事發前十余天,他見過王麗云,“狀態挺穩定的”“病發可能是天氣太熱的緣故”。

對于兩個家庭,這五百多天,煎熬已是一種常態。小雨家打官司索要的18萬賠償包括醫藥費等多項費用,但在言談訴說中,更像為了緩解這個家庭對孩子未來怎么辦的焦慮。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

發自:四川隆昌

責任編輯:張玥晗

事發時,這條村道的旁邊有棵桑樹,鄰居女孩正是在樹下被砍。黃守方望著案發現場,并未駐足。 (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圖)

2020年11月3日,四川省隆昌市響石鎮水口村村民黃守方收到法院通知,剛打完的官司因原告上訴,進入二審階段。

52歲的黃守方不會用智能手機上網,他不知道這起官司已引發公眾熱議,一年前的悲劇又再度回到公眾面前。

2019年5月5日,黃守方的妻子王麗云精神病發作,持刀砍傷鄰居家里的四歲女童小雨。王麗云在進行司法鑒定后,被送往醫院治療。小雨則經過了150多天的治療,傷情有所好轉,其間,當地村民和網友通過不同的捐助平臺向小雨捐款,總計16余萬元。

小雨回家后,其父母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鄰居家人承擔連帶責任,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費用,總計十八萬余元。但2020年10月21日,四川省隆昌市法院一審判決,并未支持索賠醫藥費的主張,認為“社會捐助已彌補”,一時間輿論嘩然,網友追問:“大眾的愛心能為侵權人埋單嗎?”

小雨父母隨后上訴,目前訴訟進入二審階段。但深入了解這場官司,會看見被忽視的農村精神病人如何在社區的安全防護網失效后,終釀一場悲劇。而悲劇發生以來的五百多天,兩個家庭矛盾漸深,但都深陷困頓、無助和憤怒中,倍感煎熬。

上訴

最新的爭議來自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書,該判決書詳述了案件經過,一審法院認為醫療費屬于財產性損失,已由社會捐助予以彌補,不能重復主張,也不能因他人的侵權行為而獲益。

法院沒有支持女童方索賠的10萬余元醫療費,但支持了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并酌情支持了交通和住宿費用,以上款項共計72480元。

該判決引發了大量爭論。法官吳元中公開撰文,指出其焦點問題,“社會對受害人的救助,并不能減輕或免除侵權人的侵害責任”。

吳元中認為,侵害人作為農村精神病人,經濟能力或許有限,這十來萬元的醫療費恐難以執行?!半p方應當得到社會救助,而不是說拿女童獲得的社會捐助去抵消或免除侵害人的責任?!?/p>

有網友發現隨著大病救助互聯網服務平臺的發展,類似的案件早已不少。其中一份來自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指出,社會捐贈不可替代侵權賠償數額,因為“兩者分屬不同的法律體系”。

輿論影響下,受害的女童家屬隨即提起上訴。內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次日予以受理。2020年11月5日,南方周末記者嘗試聯系進行一審的隆昌市人民法院,其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回復目前案件已進入二審流程,他們暫時不便回應。

11月4日,南方周末記者在水口村分別見到了兩家人,各方有各方的說法。小雨的媽媽鐘倩認為,孩子突遭厄運,醫療費是好心人捐的,肇事方卻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這一年來,每次都要通過吵架、乞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