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違約:評級AAA,卻還不起10億債券
截至2020年9月30日,永煤控股母公司報表上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28億元。
爭議在于被劃出的中原銀行股份。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原銀行股份屬于優質資產,被劃出后,永煤控股失去了可快速變現的資產。
責任編輯:馮葉
2020年11月10日,河南省國企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到期未能兌付,發生實質性違約。
次日,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迅速將永煤控股的主體評級由AAA下調為BB,相關債券評級也隨之下調。這起違約事件在債市引發連鎖反應,煤炭行業及其他行業弱國企的多只信用債下跌。
永煤控股在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永煤控股已在11月12日將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但債券本金還在籌措中。
令債權人想不通的是,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永煤控股的賬上還躺著470多億貨幣資金,為何無法兌付10億元的超短融?
母公司現金枯竭
在永煤控股的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的評級體系中,對AAA評級的含義描述是:“受評對象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p>
然而,擁有AAA主體評級的永煤控股,發行總額僅為10億元的超短融卻違約了。對于此次違約原因,永煤控股稱是流動資金緊張。
劉婧漪在私募北京貝泉投資任研究總監,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永煤控股違約早有跡象。永煤控股及其控股股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稱河南能源)的債務資金償還,一直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且煤炭行業近年來持續不景氣,機構投資者也普遍下調了對煤炭企業的盈利和償債能力預期。
河南能源是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省級煤炭集團,其實控人為河南省國資委。
募集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