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代表了美國的現在和變化

這一天,美國人投下選票,選擇他們的領導人,也選擇關乎社區民生的法案。這一天,美國人選擇了變化。

責任編輯:鄧科 李小鳴

一名美國駐華外交官曾向南方周末記者建議,一定要去斯克蘭頓看看,這里曾經為共和黨“占領”四十多年,如今,因為希拉里和拜登的瓜葛,這里可能倒向民主黨。

“我們不要奧巴馬”
“我們不要奧巴馬!”10月30日上午,奧巴馬的一個辦公室被女人和老人圍上了。5攝氏度的寒風中,一群人呼喊著口號,高舉的標語牌上印著胎兒照片,旁邊一行字是:“天主教徒反對墮胎。”

這是賓西法尼亞州 (簡稱賓州) 小城斯克蘭頓(Scranton),在激烈的競選戰中,賓州是“戰場州”,而斯克蘭頓成為雙方短兵相接的戰場。

這是一場對峙——奧巴馬的志愿者們在競選辦公室忙忙碌碌,抗議者們圍在外頭。一個年輕人加入抗議的隊伍,接過標語牌喊起了口號。“我們過去八年有一個極端保守的布什政府,現在又面臨一個極端解放的奧巴馬。奧巴馬如果當選,對美國會是一場災難。”

奧巴馬競選辦公室里的氣氛有點緊張。接待人員對記者來訪起初十分熱情,但看到記者找抗議者攀談,立刻換了臉色:“有事請找新聞官,另外請站到辦公室外面去。”

斯克蘭頓位于賓州東北部,距紐約兩個半小時車程。這個美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煤炭工業重鎮,從上個世紀初起接受了大量東歐移民,是美國中部典型的白人藍領工人社區。

當地《時代論壇報》記者鮑里斯(Borris)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上世紀30年代羅斯福時代開始,當地人感謝羅斯福給了他們工作,開始支持民主黨,但上世紀80年代起,當地人先后又倒向了共和黨人里根和布什。

今年的情況頗是特別——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的老家在這里,希拉里·克林頓父親的老家和埋葬地也在這里。今年10月,克林頓夫婦和拜登回來,受到了市長和當地民眾歡迎。

街上,到處都是競選的痕跡——餐館墻上有候選人的頭像;電線桿上,有奧巴馬的廣告;行駛的汽車屁股上,好幾個麥凱恩和佩林在微笑。

在奧巴馬辦公室拐一個彎,便是麥凱恩的競選辦公室,在市政廳前面的路上,是麥凱恩的另一個競選辦公室。

在奧巴馬的競選辦公室里,宣傳材料堆得到處都是。里面一排排桌子上放著一排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志愿者們排排坐,拿著電話單挨家挨戶拜票。

“辦公室、桌子和椅子、電話和電腦,都是租借的,有一些是志愿者捐獻的。”新聞官奈特·泰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