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級永煤違約,擊碎不該有的“信仰”?

2016年和2018年曾發生兩波信用債違約潮。第一波集中在煤炭、鋼鐵等國有企業身上,但未突破AAA評級,第二波則以民營企業為違約主體。如今短短一個月內,已有兩家主體評級為AAA的國企宣告旗下債券違約。

“須著力穩住宏觀杠桿率,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直接融資,讓市場主體能夠自我決策、自擔風險并獲得相應收益”。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除了正在風口上的永煤控股,10月以來,沈陽盛京能源集團和紫光集團等多只地方國企信用債相繼違約。 (視覺中國/圖)

2020年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未能兌付一只本息金額共10.32億元的超短融,發生實質性違約。

擁有AAA主體評級的光環,永煤控股的違約超出市場預期。永煤控股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下稱河南能源)的核心子公司,河南能源是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省級煤炭企業集團,實控人為河南省國資委。

除了風口上的永煤控股,10月以來,沈陽盛京能源、紫光集團等多只地方國企信用債相繼違約。

2016年和2018年曾發生兩波信用債違約潮。第一波集中在煤炭、鋼鐵等國有企業身上,但未突破AAA評級,第二波則以民營企業為違約主體。如今短短一個月內,已有兩家主體評級為AAA的國企宣告旗下債券違約。

除了違約主體不同,此次違約事件中,兩家AAA級國企均在宣布旗下債券違約前,涉嫌轉移公司優質資產,被市場認為有逃廢債嫌疑。這導致恐慌情緒蔓延,債市已出現一級市場發行取消、二級市場債券基金凈值大幅下跌等情形。

金融機構也卷入其中。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在對永煤控股開展自律調查中,發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證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

為什么這一次地方政府沒有出手救助?

AAA級國企違約

近期最受矚目的事件是國企永煤控股的違約。對于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到期未能兌付的原因,永煤控股稱是流動資金緊張。

有債權人不解,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永煤控股的賬上還躺著470多億貨幣資金,為何無法兌付10億元的超短融?

資深財務專家、財譯網創始人徐文輝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永煤控股是發債和還債的主體,分析其償債能力時應該看母公司報表。根據母公司報表,截至2020年9月30日,永煤控股的貨幣資金為67億元。

徐文輝進一步解釋,嚴格來說,由于貨幣資金包含受限制的資金,因此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更能反映企業能夠用于償債的現金數字。截至2020年9月30日,永煤控股母公司報表上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2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永煤控股的應收賬款由年初的154億元增加至269億元。

永煤控股在2020年度第六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