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三根軟肋

在多人重復博弈中,極端自私者和極端善良者(只愿付出,不要回報)幾乎同時被淘汰,陰謀詭計者最后也會被淘汰,只有誠信的平等交易者獲得生存繁衍機會。
弗里德曼的經濟新自由主義在以人為本的新經濟趨向和民眾實際生存質量上,并沒有那么神奇的功效。
當前,世界正處在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的時代,西方傳統經濟理論(包括新自由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已經暴露出許多致命的缺陷,人們必須深入研究新興生產力的經濟規律,正視互聯網的時代精神,認真探索“網絡協同”條件下的剛性非正式約束機制(第三只手),才有可能超越各國經濟長期在市場和政府之間左右搖擺(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尷尬局面。

  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辭世,使世界少了一位經濟學大師和經濟個人主義斗士。

  自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凱恩斯主義革命將世界經濟帶進政府干預、集中壟斷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一時間政府幾乎成了萬能之手,無論在西方社會還是在東方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控制(統治)經濟的現象無處不在,結果這只萬能之手慢慢由“幫手”變成了“抓手”,行政壟斷的不斷擴張,帶來經濟效率的急劇下降和社會福利的巨大損失,人們突然發現,政府的失靈比市場失靈更可怕。

  1980年以后,英美政府采納了弗里德曼的主張,就是反對政府對經濟的一切干預,回復自由市場經濟活力。于是一場經濟自由化運動席卷全球,并于 1989年形成《華盛頓共識》,借助政治力量尤其向發展中國家推介。20年過去了,人們發現,弗里德曼的經濟新自由主義對于回復市場經濟的基礎地位功不可沒,但是在以人為本的新經濟趨向和民眾實際生存質量上并沒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因為新自由主義學說仍然存在三根軟肋:

  公共服務的缺失

  新自由主義認為,過去一直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如交通、通信、水利、電力、教育衛生甚至環保、治安都可以由私人機構通過市場機制提供。近20 年來,各國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改革大多沒有達到預想結果。英國鐵路、美國電力、俄羅斯石油、印度和巴西電信、中國教育、衛生被認為是改革不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的國家比如瑞士鐵路、智利監獄的市場化改革就比較成功。我們沒有進一步深入分析這些少數國家的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成功的因素,但是面對公共交通、環境污染、教育衛生、突然災害、人口素質和自然資源問題日益嚴重,社會需要的公共服務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笆袌鰴C制不可能提供人們需要的全部公共產品和服務”,“取消一切管制,就像幾百萬輛汽車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駛,只能是一場災難”。隨著信息網絡的無邊界擴張,許多公共服務必須超越市場、超越政府,靠非政府公共機構協同社會力量尋求解決辦法。

  自然壟斷的實際存在

  按照新自由主義原來的設想,自然壟斷行業引入市場競爭以后,自然壟斷已不復存在,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則將覆蓋所有經濟領域。20年過去了,改革的結果使許多國家的電信、電力、鐵路出現了過度競爭。在我國自然壟斷行業內部,也出現不顧社會效果的無序競爭現象。有些具備市場支配力的企業給員工們大講《市場競爭36計》,什么聲東擊西計、瞞天過海計、偷梁換柱計,不一而足,反而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準則。實踐業已證明,自然壟斷行業可以引入少量幾家大公司開展有效競爭,但是并不改變其自然壟斷性質,也不可能達到充分競爭狀態。

  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技術的普及一方面使原自然壟斷領域的進入門坎降低,另一方面又使許多企業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無邊界擴張,靠專業優勢壟斷細分市場的趨勢日益明顯,給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帶來了更嚴重的挑戰。

  法律與監管悖論

  新自由主義的一張王牌是把維持競爭秩序的責任完全推給法律。主張經營者、消費者、執法者之間在嚴密的法律下面進行利益的博弈。實際結果是法律條文越細,可解釋性越大,執行起來越難。如果像新自由主義所主張的那樣,所有經濟糾紛都訴諸法律,任何國家都承擔不起大的驚人的社會交易成本。我國有許多非法經營者不擇手段參與市場博弈,在經濟訴訟領域出現取證難、執行難,最后還得借助政府的嚴格監管。

  于是藥品要監管,食品要監管,城市物業要監管,農村生產資料要監管,汽油價格、煤氣價格、基本電信價格要監管,取暖費、過路費、過橋費、飛機票、火車票、公交月票都得監管。但是政府掌握的信息肯定小于企業掌握信息的總和,況且政府也是經濟人,政府參與利益博弈肯定滋生腐敗,于是各國不得不在市場和政府之間進行“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和面游戲。

  以上三根軟肋均來自一個重要的從未被嚴格證明過的亞當·斯密悖論,亞當·斯密認為,“每個行為主體都為自身利益最大化參與市場競爭,市場就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看不見的手)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200多年來,經濟學家們誰也沒有證明,誰也沒有否定這個市場機制的假設前提的正確性,我國有些人還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古訓找到了近代市場經濟的合理解釋。

  但是,十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獲獎大師約翰·納什證明“每個人的自私博弈的結果不是整體利益最大,而是整體皆輸的結局”,不久納什和??怂沽_德又進一步分別證明,在多人重復博弈中,只有平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人類社會才得以不斷繁衍延續。艾克斯羅德還證明,在多人重復博弈中,極端自私者和極端善良者(只愿付出,不要回報)幾乎同時被淘汰,陰謀詭計者最后也會被淘汰,只有誠信的平等交易者獲得生存繁衍機會,這就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又一悖論。

  但是這種多人重復博弈模型在現實市場交易中基本不能成立,因為人們根本沒有和世界上任意一個人幾百次、幾千次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多人重復博弈模型需要做重大修改,就是要引入信息透明的網絡條件。在網絡條件下,多人相互打一遍交道,就有等效幾百次的記憶效果,使艾克斯羅德模型快速收斂到“平等交易”規則上來,并真正成為新經濟條件下的市場機制的倫理前提。

  當前,世界正處在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的時代,西方傳統經濟理論(包括新自由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已經暴露出許多致命的缺陷,人們必須深入研究新興生產力的經濟規律,正視互聯網的時代精神,認真探索“網絡協同”條件下的剛性非正式約束機制(第三只手),才有可能超越各國經濟長期在市場和政府之間左右搖擺(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尷尬局面。

 ?。ㄗ髡邽橹袊畔⒔洕鷮W會副理事長。此文為作者意見陳述,不代表本報立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