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晗:自成一派的閱讀習慣 獨立探索學習新世界
在幼兒園小班時,老師點名讓翁晗給全班小朋友講個故事,她毫不怯場地將《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聲情并茂地講述出來,從而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獎狀,自此,找到講故事樂趣的翁晗“小小故事大王”的名頭也不脛而走。
重復閱讀 自成一派的閱讀習慣
上小學后,翁晗已是各類型中文或英文演講比賽的???/span>,頻繁的舞臺展示經歷也讓她的性格愈加開朗。在剛剛結束的卓越教育第二屆口語表達大會上,已經三年級的翁晗憑借對家鄉風貌抑揚頓挫的描述與豐富的舞臺表現力,贏得了大會評委、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彭敏的高度評價,在眾多實力選手中奪得小低組一等獎。
當被問及優秀的舞臺表達能力是如何培養出來時,翁晗將其歸功于自己“反復閱讀”的習慣?!皶x百遍其義自見”是對她閱讀習慣的最好的詮釋,據翁晗媽媽透露,在翁晗五歲時,她讀過的繪本書籍已經填滿了她的小書柜,自此之后她就開始不斷的重復閱讀,“為什么作者要這樣寫?”“人物角色為什么要這樣表達?”“這些故事細節有什么用?”等諸多問題讓她孜孜不倦地在書本里尋找答案,也是她始終能對一本書保持新鮮感的秘訣。
思維不設限 讓孩子獨立探索新世界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如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翁晗媽媽的做法是鼓勵孩子主動編故事,而這也與卓越教育的課堂不謀而合。
“不給孩子設立規則邊界,讓她獨自去探索,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究竟如此有趣”。在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后,翁晗常常會與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并加上自己理解為故事編撰一個新的情節與結局,而新編的素材往往來自于生活之中,因此翁晗媽媽也發現孩子會更用心地去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開始顯現出個人想法和視角。
在準備第二屆卓越教育口語表達大會,翁晗與媽媽梳理本次演講題目《最美家鄉汕頭》時,她自己千奇百怪的想法與用詞常常讓家人眼前一亮,在她的語言里,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的家鄉更像一個“大氧吧”,而搖曳生姿的細草也變成了歡迎自己回家的“小伙伴”。在翁晗媽媽看來:“小朋友的世界充滿想象,我們大人能夠做的就是善加引導,讓她們自己去探索一篇新的世界,在探索的過程中成長自然發生?!?/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