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公益新生態,南方周末舉辦首屆筑夢者公益大會
回首2020,公益之路留下了哪些新坐標?展望未來,公益還能探索哪些新可能?2020年11月20日,南方周末筑夢者公益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集結多位公益專家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公益模式、分享公益經驗,共同展望新業態?;顒蝇F場揭曉了六大獎項,表彰公益領域的鮮活榜樣。
▲ 筑夢者公益大會現場
多年以來,南方周末始終秉承“正義、良知、愛心、理性”的基本理念,以嚴肅取向及深度視角,關注國內外公益的實踐與變遷。會上,南方周末總經理姚偉新表示:“我們恪守記錄者和監督者的媒體本色,也努力做好研究者,持續做好踐行者?!?/p>
精準扶貧,企業公益責任力
2020是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回望過去,科學有效的“精準扶貧”是企業參與公益的重點與責任所在。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副院長黃浩明在提到社會責任與精準扶貧時強調,后扶貧時代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鄉村振興和城市扶貧,第二是全球減貧和國際合作?;饡鳛樯鐣M織的重要一環,從未停止踐行公益的腳步。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在大會上表示,不管是今天的脫貧攻堅,還是未來對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都需要有機銜接鄉村振興。
▲ 丁亞東(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現場演講
中國企業主動挑起社會責任的大梁,發揮自身優勢讓“精準扶貧”更精準,涌現出了一個個優秀扶貧樣本。大會現場發布的《企業參與精準脫貧觀察報告(2015-2020)》,總結了近五年來企業探索的新興扶貧模式,并展望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其中,以碧桂園、國家開發銀行、陽光保險為代表的不同行業的企業積極加入扶貧隊列,形成“萬企幫萬村”的格局。比如作為民營企業參與扶貧的典型代表,碧桂園便探索形成了“以戰略為引領”“以4+X為統籌”“以扶貧管理為機制保障”“以扶貧共同體為資源支撐”的扶貧模式。
大會發布的《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專著收錄了不同行業領域的27家企業案例,多層次全方位來展示企業參與扶貧的全流程。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研究員史諒在會上表示,從這本專著所收錄的案例可以看出,各個企業用實際行動,不斷探索切實有效的扶貧機制,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為中國反貧困事業貢獻企業力量。
▲ 筑夢者公益大會圓桌對話環節
此外,大會還匯集來自政府部門、公益組織、企業、媒體各方力量形成一場交匯激蕩的圓桌對話。嘉賓們圍繞“大國扶貧 企業樣本”分享真知灼見,讓思維在碰撞中閃光。
聚力向善,公益探索新可能
品牌的傳播、時代的發展給公益注入強勁動能。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梳理了中國公益發展的歷程,并提出中國的公益形態已經從過去“精英化”的扶貧濟困模式過渡到如今的“民間化”生態。他預測,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全民參與將成為公益的新趨勢。
會上發布的《短視頻、直播公益觀察報告》總結了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幾種扶貧模式,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指出,疫情促進了公益行業的發展,短視頻、直播能助力公益帶來更好的成效。
▲ 鄭碩(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解讀報告
公益來自公眾也必須反饋公眾,傳播是公益的屬性之一,優質的傳播案例能助力行業出圈?;顒蝇F場還發布了《中國公益品牌研究報告》以及“2020中國公益品牌榜”,揭露品牌的傳播效應如何為公益注入新動能。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鄭碩介紹,互聯網傳播格局正在改變,網民層次結構以及年齡正在朝年輕化趨勢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名人介入公益領域,為行業帶來新生。
活動現場還創新上演閃電演講,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傅劍鋒、北京市企業家環?;饡泵貢L張博文等嘉賓暢談“公益新思”,圍繞科技、氣候、教育等領域分享創新之舉和有效之策。
重磅頒獎,公益力量全盤點
除了各界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尋公益之路新風向,大會的頒獎環節也備受矚目。濮存昕、郭建梅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榮膺“2020年度公益星力量”。大會還揭曉了“年度公益貢獻”“年度公益案例”“精準扶貧年度典范企業”“精準扶貧年度創新企業”“精準扶貧年度可持續項目”獎項的獲獎名單,表彰過去一年中勇于擔起社會責任、深耕公益領域的企業杰出代表。
▲ 濮存昕(北京人藝話劇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獲頒“公益星力量”
▲ 姚偉新(南方周末總經理 右)為郭建梅(千千律師事務所主任,原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創始人、主任 左)頒獎
▲ 黃浩明(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副院長 右)為梅峰(中國青基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 左)頒獎
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 2020南方周末中國“筑夢者”公益頒獎典禮獲獎名單
公益與社會中的每一個我們息息相關,需集社會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進?!皾仓鎵粝?,凝聚向善的力量”,南方周末以筑夢者公益大會為平臺,鏈接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基金會、公眾等公益領域核心要素,打造一個分享知識成果、探討公益業態、賦能行業發展,具有創新性、針對性和包容性的發展平臺。
面對時代的新挑戰,每一個筑夢者無畏一切考驗的淬煉,在公益之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