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互聯網大會聲音:“工業互聯網”如何改變制造業?

我們每年服裝行業有9000億庫存,數控機床只有35%的開機率,我們風電的棄電率仍然很高,各種設備資源配置的效率還是比較低。

制造業企業今天面臨決策有四個轉變,一是對需求、場景洞察;二是數據+算法的數據驅動;三是全鏈路;四是高頻創新、持續迭代。

發自:浙江烏鎮

責任編輯:顧策

11月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圖)

2020年11月24日,浙江烏鎮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進入尾聲。

受疫情影響,今年會期由三天縮短至兩天,參會嘉賓人數有所減少。明星互聯網公司只來了零星幾家,大多數企業來自通信、云計算、硬件制造、傳統制造業等領域。

2016年,“工業互聯網”概念已被提出。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提高,直到今天,互聯網技術為傳統工業轉型賦能的可能性已經實現。在互聯網之光的展館中,一位中國電信的技術人員指著一塊展示面板,“去年‘5G+工業互聯網’設想,今年已經實現一大半”。

在互聯網發展論壇的一場分論壇《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數字賦能新制造》中,討論了制造企業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痛點、需求以及新技術帶來的作用。

對話主持人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參與討論的是華為消費者云服務總裁張平安,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代晴華,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姚巍,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啟亮,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旗。

南方周末記者摘錄如下:

“不翻身就要翻船”

劉多:在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創新過程中,企業自身解決了哪些痛點,產生了哪種新模式?

張平安:華為專注很多技術領域,包含5G、AI,無線的、有線的各種技術,將各種技術融合,幫助企業改進流程、提質增效。我們幫助國家電網做的智慧電網,從發電到輸電,到變電,到配電,到用電,全程實現數字化。通過無人機+AI的技術完成自動化電力巡檢,巡檢時長從幾個月縮短至兩個小時。

跟三一重工合作遠程5G的挖掘機,跟移動、電信、聯通合作5G遠程的龍門吊,5G技術使得整個流程徹底轉變。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區域內使用無人控制的挖掘機,讓人不用在危險艱難的環境下工作。我認為這是未來數字化社會企業要解決的問題。

安筱鵬:今天中國的制造業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每年服裝行業有9000億庫存,數控機床只有35%的開機率,我們風電的棄電率仍然很高,各種設備資源配置的效率還是比較低。

這些問題背后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