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真正的公民

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不是拿到政府預算本身,而是借此推動預算公開。他們不是預算專家,而是普通公民,但他們是真正的公民!

責任編輯:余力

■評論

“好的政府”必然是,也必須是一個對公民負責的政府。如何使得政府負責呢?這首先需要政府公開其活動的各種信息——計劃開展的活動、正在開展的活動、已經完成的活動、這些活動的成本,以及為什么需要開展這些活動。毫無疑問,所有關于政府活動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但是,最重要的信息是關于政府收支的信息。沒有資金,什么活動都是無法開展的。

只有按照現代預算制度編制出來的政府收支信息,才能全面而且詳細地反映政府及其各個部門的所有活動。我國1999年的預算改革強調政府預算以部門預算為基礎進行編制,“一個部門一本預算”,要求各個部門將預算外資金編制進部門預算,并細化預算編制。目前,這一改革已經推行了近十年。與改革前相比,各級政府的預算已經越來越能反映政府及其各個部門的活動。在這一改革完成之后,政府就需要向社會公開包括部門預算在內的政府預算。一個沒有預算的政府是“看不見的政府”,一個“看不見的政府”不可能是負責的政府。有了預算不公開,也仍然是一個看不見的政府。

2008年5月1日,國家正式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這就為公開預算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此背景下,吳君亮等幾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依法向一些國家部委和十幾個城市政府有關部門申請公開2008年部門預算。他們希望通過這一申請,推動政府向社會公開包括部門預算在內的政府預算。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不是拿到政府預算本身,而是借此推動預算公開。他們不是預算專家,而是普通公民,但他們是真正的公民!

令人欣慰的是,盡管有些政府部門對他們的申請置之不理,甚至以“預算是機密”為由搪塞他們,但是,仍有一些政府部門積極配合,最難得是,深圳市財政局向他們提供了2008年深圳市本級部門預算草案,這是依法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的積極之舉,是值得肯定的進步!

預算是機密嗎?不可否認地,事關國防的財政收支在各國都是機密,除此之外,預算當然不是機密。在現代國家,公共財政是取眾人之財,為眾人辦事。政府只是人民的“管家”,管家向主人公開“賬本”,責無旁貸!

除了公開預算之外,還可以嘗試公民參與預算。目前,在國內的一些地方,已經在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例如,哈爾濱、無錫、溫嶺等。

總之,預算公開是大勢所趨。公民與政府攜手共進,必將逐步推動預算公開,從而使得政府更加對公民負責,也使得公民更加信任政府!這是公民的期望,也應是中國國家建設的方向。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

網絡編輯:老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