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都云阿龍癡

所謂日久見人心吧,多年之后我自己成熟了,明白這個社會的生存之道,才慢慢地看懂、理解阿龍口中的“勿容易”。其實你看他裝瘋賣傻,連“我就是人盡可夫”這樣的話也肆無忌憚地說出來,其實他心里絕對有一桿秤、腦中有本賬,誰是虛情假意、誰是真情實義,他心清肚明絕不含糊。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阿龍(左一)、江青(右一)與江青舞蹈團團員們。

阿龍是我最老、最熟、在紐約交往最多的朋友,但也是我最不知該如何下筆寫的“人物”。他在臺上臺下、門里門外、鏡前鏡后的“花樣精”實在太多,多得使人眼花撩亂。

他有很多頭銜或渾號:“紐約華人藝術教父”“紐約文藝道場大佬”“社交蝴蝶”“活寶”……其實怎么稱呼他他都無所謂,他是一個另類,靠自身的努力、靠拉人脈、靠懂人情、靠肯包容、靠周旋久、靠閱人多、靠甘為孺子牛,在紐約這個大蘋果中安身立命。按照鼎公王鼎鈞先生的評論:“得助、自助、助人?!卑凑账约旱恼f法:“我的人生神仙、老虎、狗,樣樣我都做,也都付出過?!?/p>

我一直叫他阿龍——貴姓周大名龍章或者直呼他英文名Alan,我們認識整五十八年了,那年我十六歲,1962年我由北京到香港后的第二年,進了邵氏電影公司辦的南國演員訓練班,訓練班負責人知道我是北京舞蹈學??瓢喑錾?,立馬就安排了舞蹈課要我教,在阿龍《紐約燈火說人物》(簡體版書名《戲夢紐約》)書中,他提到我在南國時教過他舞蹈,才提醒了我這段淵源。

嚴格地說我們1970年代在紐約才相識,當年紐約不大的華人藝術圈中,有人跟你用上海話提到南國和那么多1960年代在港臺電影界的朋友,就自然而然地會覺得“阿拉是自家人”。1973年在我在紐約成立了“江青舞蹈團”,那時阿龍熱衷于中國傳統戲劇,是標準“票友”,羅大佑的序中消遣阿龍:“死皮賴臉的還老喜歡假公濟私的上臺表演?!蔽矣∠笾兄灰猩鐓^演出活動,他必定粉墨登場,什么角色他都可以扮演,可男可女可老可少,當然拿手劇目還是齊天大圣美猴王,這些舞臺上扮演的不同角色,就像他日后在舞臺下扮演的各式“妙人”一樣,十八般武藝樣樣行。

1970年代中期,大紐約區有很多華人,卻一直沒有一個為華人服務的藝術社團,但有頗具規模的華人策劃會,在中國城內很活躍。負責人之一王培對文化藝術有興趣,他了解美國政府的文化政策,是鼓勵推廣多元文化,所以支持成立美華藝術協會,可以直接向政府申請文化補助經費。他詢問過我的想法,當時我在紐約亨特大學任教,自己舞團剛剛成立,根本不可能再接受其他的工作;況且我感到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華人社區政治和人事都極復雜,誰也得罪不起還需要在夾縫中做人,同時需要有顆一心一意為人做嫁衣的善心。后來“華策”請到原本就在“華策”文藝部負責的周龍章,希望他獨當一面擔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