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省市50余起,防疫指向進口冷凍食品

自2020年7月3日以來,國內通報五十余起冷鏈食品被檢出陽性案例,涉16?。ㄖ陛犑校?。檢出陽性次數最多的進口國分別為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俄羅斯、印度,涉及凍魚、凍蝦、凍牛肉、凍豬肉、凍雞翅等。

世衛組織回復南方周末記者稱,真正在凍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新冠活病毒,青島是第一次,“但需要強調的是,新冠病毒通過食品外包裝傳播的概率微乎其微”。

(本文首發于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2020年7月,上海新天地的一家日料店,商家為打消消費者顧慮,在進門處顯眼位置張貼出三文魚的核酸檢測報告。 (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

厄瓜多爾白蝦、挪威三文魚、阿根廷牛肉……看著超市冰柜里琳瑯滿目的進口海鮮,你或許有些頭疼:買還是不買。

鋪天蓋地的新聞著實讓人有些心慌:廣東東莞、福建廈門、山東臨沂、陜西西安……光是2020年11月,各地就已通報近三十起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案例,為2020年以來最多的一個月。

如果將時間線放長,自2020年7月3日廈門、大連海關在從厄瓜多爾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以來,國內共通報五十余起相關案例,涉及16?。ㄖ陛犑校?。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連凱洋海鮮公司,一樁樁疫情似乎都和海鮮脫不開干系。國內多地局部疫情源頭也指向了進口冷鏈食品——9月下旬,青島港兩名裝卸過冷凍海鮮的工人感染新冠病毒;11月7日,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一名裝卸工人被確診。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傳人”和“從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為逃一“劫”,一些厄瓜多爾白蝦商家一度自曝售賣的實為國產蝦。在上海的多家商超,即便商戶掛出了“國產海鮮”的招牌,攤位前也只有零星的顧客。進口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冷鏈食品,為何頻“中招”?

冷鏈真正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源于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當時,病例主要集中在水產品經營區域,這一區域環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嚴重,而活魚等常溫水產品區域的疫情并不嚴重?!斑@些發現提示,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與海產品有關?!?1月1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采訪時說。

專家們亦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凍海產品區域?!斑@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可能就是疫情源頭?!眳亲鹩颜f。

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疫情后,國家加大了對冷鏈食品的核酸檢測力度。順著這條線追查,發現多個國家輸入的海產品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7月10日,海關總署的一則公告,讓厄瓜多爾“網紅蝦”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