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網格式城市、糧倉倉城......夏朝竟然如此先進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

閃耀在后世各種記載中

最近一系列的考古發現

向世界透露了夏朝的秘密

多網格式的城市布局

“井”字形主干道、“九宮格”式布局……

在夏朝

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城市布局

↑ 河南偃師二里頭都城遺址中心區多網格式布局示意圖。

近日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發布最新考古成果

↑ 河南偃師二里頭都城遺址中心區西南路口示意圖。

新發現的道路和墻垣

把二里頭都城分為不同的網格區域

↑ 河南偃師二里頭都城遺址宮西一區南墻垣平面。

↑ 河南偃師二里頭都城遺址宮城南墻西段平面。

不同家族分區而居、居葬合一

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多網格式都城布局

↑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的分布圖。

糧倉倉城

同樣在夏朝

還有專門用來貯存糧食的特殊城邑

在河南淮陽時莊遺址

28座分布集中形制多樣的

夏代早期糧倉遺址被發現

↑ 考古人員在河南淮陽時莊遺址倉儲遺跡底部檢測出的粟、黍類作物成分。

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

專門用于糧食存儲的城邑

說明當時可能存在一套較為完整和嚴格的

糧食收儲和管理制度

↑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全景。

↑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地上糧倉俯拍圖。

↑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發現的圓形及圓角方形倉儲遺跡。

帶有明確禮制色彩的高規格成組明器

煮肉的鼎、盛食物的豆、飲酒的觚……

這些器皿不僅用來吃飯

古人也將它們作為“明器” 

也就是隨葬器物

在4000多年前 

這些隨葬物品不僅要全套配齊

就連排放的位置可能都有講究

↑ 河南葉縣余莊遺址標號為T0405的探方出土的陶器,該組陶器擺放有序,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

近日 

河南葉縣余莊遺址出土了一組隨葬陶器

包括鼎、罐、長頸壺、尊、高柄杯

以及豆、觚、碗等

排列有序 

有很鮮明的禮制色彩

↑ 河南葉縣余莊遺址發掘區航拍圖。

↑ 河南葉縣余莊遺址標號為M10的墓葬出土的隨葬陶器。該組陶器擺放有序、器類成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

玉石器生產“基地”

再穿越到5000多年前中國的專業玉石器制造場

玉鉞、玉琮、耳珰、玉錛琳瑯滿目

↑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部分發掘現場航拍圖。

河南省南陽市黃山遺址考古

發現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石器生產作坊

出土了數量豐富的鉆、刻刀、磨墩等石質工具

↑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系列石刻刀。

大型龍山文化城址

禹會村遺址

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麓

因“禹會諸侯于涂山”的歷史記載而得名

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現并確認了

一座龍山文化城址

↑ 10月29日,考古隊負責人在城址遺存現場向到訪的專家學者講解發掘情況。

年代距今4400年至4100年

整體規模超過18萬平方米

↑ 考古專家學者在禹會村遺址聚落考古發掘現場參觀考察。

星散在各處的遺址

埋藏著中華文明的秘密

尋找“夏”

探知文明的起源

揭示這些文化基因

就能夠知曉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記者:施雨岑、桂娟、史林靜、袁月明、李賀

圖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時莊遺址考古隊、二里頭考古工作隊供圖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