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告急”幕后:需求暴增、指標難拿、擴產受限
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場終端需求一時過于集中。一是疫情影響,光伏項目建設集中在下半年開工,對光伏組件的需求增大。二是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發布,項目需要在2020年底前全容量建成并網才能享受相應補貼。
據張培成估算,如果嚴格按照修訂后的《辦法》執行產能置換,光伏玻璃項目建設成本將增加約50%,主要用于購買既有平板玻璃產能指標。
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光伏玻璃供給缺口仍然存在,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結合各公司的產能及生產規劃,2022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供需形勢或將得到緩解。
責任編輯:汪韜
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場終端需求一時過于集中。
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板的“外套”——陽光照射在光伏組件板上,通過光電效應轉換成電能,覆蓋在組件板上的正是薄薄的光伏玻璃。目前行業主流3.2mm光伏玻璃,厚度接近4張銀行卡重疊。
按慣例,每月底,光伏產業鏈中游的組件企業會與上游光伏玻璃供應商商議供貨價格,但眼下議價機制已失效?!拔覀児镜挠唵味寂诺侥甑琢?,現在都沒玻璃賣了,也就不接受報價了?!?從業12年的張培成告訴南方周末。他目前是一家光伏玻璃企業的銷售主管。
光伏玻璃供不應求,光伏組件企業急了。
“當前的光伏產業卻恰恰因為玻璃產能短缺造成整個產業鏈的減產,甚至停產。光伏產業發展已然陷入‘困局’……”2020年11月,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6家光伏組件企業發出聯合倡議書,呼吁政府有關部門給年終“搶裝潮”降溫,放開光伏玻璃產能擴張限制。
倡議書指向的,正是工信部門的新政策。2020年初,工信部明確將光伏玻璃納入相關產能置換政策管理中。整個平板玻璃行業的產能被限制在既有范圍,新建產能需以退出產能為前提,光伏玻璃廠商如果想增加生產線,必須拿到平板玻璃行業里退出市場的產能作為指標。
供應緊張并非產能政策引起
光伏玻璃有多緊俏?2020年7月到10月,4個月里,3.2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從每平方24元漲到50元,價格翻了一番。即便如此,依然供不應求。
聯合倡議書中,光伏組件企業自稱身陷困境,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于玻璃產能嚴重‘掉隊’,組件總供應量嚴重不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