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放下所謂的情懷之后
《一秒鐘》講的是中國式“火車進站”故事,在那個中國人和電影初相遇的時代,多少小人物在看電影的歡鬧中尋求心靈的解放和慰藉。任何東西投影在那塊白色的幕布上,哪怕不是電影,都能使人群興奮狂歡、聚精會神。特殊年代中國人的單純、服從、壓抑、喧鬧,都體現在了這些放電影的場面里。
責任編輯:邢人儼
《一秒鐘》的故事發生在1970年代中期的西北荒漠里,電影是人們當時唯一的娛樂。
《一秒鐘》的開頭花了很長時間描摹主人公在荒漠中孤獨行走和你追我趕的畫面,從夜晚到白天,極少的臺詞,許多安靜荒蕪的大遠景。這個故事設定在1970年代中期的西北荒漠里,荒涼的不僅是地理環境,也暗喻那個時代的精神貧瘠。
從電影放映員范電影出場,影片才開始熱鬧起來。范電影走到哪兒都端著搪瓷杯,上面煞有介事地寫著“電影放映員”幾個字,展示著他傲人的身份。人民群眾懇切地圍著他,仰賴他提供生活里唯一的娛樂。
張藝謀多次談及《一秒鐘》的創作初衷:“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政治和苦難都是既遠又淡的背景,有一點《活著》的意思,也有點兒冷幽默,格局很小,沒有流行的那種戲劇性,貧瘠年代看電影的興奮和滿足,通過‘膠片’的不斷‘轉動’,傳遞一份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