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遠樓,今何在
暮遠樓這三字“有點衰颯的意味”。胡頌平在追憶伍叔儻時感喟,不知先生1948年冬離開南京時,有沒有將胡適題寫的“暮遠樓”橫幅帶出來。
時代不同了,和南京許多老街巷、老房子一樣,暮遠樓也從南京市地圖上被抹去了嗎?
責任編輯:楊嘉敏
8月的最后一天,我等一行從蘇州到了南京,下榻蘇寧環球套房酒店。
街對面就是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放下行李,大家就看書去了。
第二天,我起個大早,騎了輛共享單車,打開GPS,獨自往赤壁路尋訪伍叔儻的蹤跡。夜里下了雨,路上濕濕的。秋意漸起,拂面而來民國風。經隨園未入,徑向赤壁路。
赤壁路15號伍叔儻故居(原刊《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南京重要新發現》)
赤壁路舊是民國名流聚居地,鈕永建、譚文素、吳震修、沈克非、朱家驊等名人故居鱗次櫛比,而赤壁路15號則是蘇聯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赤壁路9號也一度是蘇聯大使館工作人員用房。我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南京重要新發現》(南京出版社2009年12月版)一書上讀到,赤壁路15號竟是伍叔儻的故居:“1937年前,由伍叔儻、程佩文夫婦出資購地900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數間,曾為蘇聯大使館租用。1950年,因大使館遷往北京、業主下落不明而由市房管局代管?,F存房屋1幢,坐南朝北,假三層,紅磚及黃色拉毛交錯外墻,四坡頂、人字頂交錯,紅瓦,帶老虎窗、壁爐,東南側為多邊形建筑式樣,北側窗戶部分為拱形,建筑面積444.7平方米,為典型西式風格建筑?!?/p>
樓內現有人住。請求入內看看,拍幾張照片。主人不允。只好站在院外,四處打量一番。樓房外墻掛著空調外機,四周電線蜘蛛網般交織著,院內頗顯雜亂,但這一切都難以抹去這幢建筑曾經的豪華。
伍叔儻故居遠景
赤壁路15號,并非伍叔儻在南京的唯一住處。
1931年春,伍叔儻離開中山大學,從廣州到了南京。一到南京,他就去拜訪黃侃。黃侃是伍叔儻在北京大學就讀時的老師,素來仰慕。用伍叔儻自己的話來說,他加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