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學前教育難題,應降低過高的幼兒園辦學門檻
復雜、苛刻的規定,拉高行業門檻,看似保證了供給質量,實際上是減少了市場參與者、提高了基礎成本,造成了事實上的“饑餓營銷”,迫使消費者在無供給和高價供給的極端中作出選擇。辦園難才是學前教育資源稀缺、昂貴的根源。
責任編輯:陳斌
幼兒園的老師與小朋友們一起排練節目。
教育部網站11月19日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74號(教育類433號)提案答復的函》,對題為《關于將托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提案》進行了詳細答復,詳細介紹了目前學前教育領域的相關扶持政策和經費投入,給出了“關于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各界還有不同看法,需進一步研究論證”的結論,答復函還指出“目前最迫切的是貫徹落實政府責任,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
因義務教育制度的存在,中國大眾長期以來對解決教育資源不足形成了政府包辦的路徑依賴?!案咧屑{入義務教育”的呼聲已經持續多年,學前教育也如法炮制,然而這不是解決之道。
實際上,中國現有的學前教育體制中仍有占比30%左右的各類公立機構,而且經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