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電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珍貴”
“只要把那個角色演活了,觀眾會覺得張譯就是張飛,張譯就是張九聲,張譯就是賈聰明,這種代入對觀眾來講是好事,但對于演員來講,你演完之后就得恢復理性,你不是這個角色,你只是他的執行者,戲演完了,你就別老活在角色的靈魂里,你不是他,你得走自己下面的路,還有另外一副面具等著你?!?/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在賈樟柯電影《山河故人》中,張譯飾演煤老板張晉生。
如果從2006年出演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班長史今算起,張譯踏入影視圈已經14年,在此之前,他在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當了9年文藝兵。導演張一白評價他,低調、含蓄、溫和,不太像演員,“更不像藝人”;好友、編劇史航稱他為“全能演員”,連聲音都有戲,“就是能讓火車慢點開、紙飛機快點飛的那種聲音”;大眾更為熟知的褒獎來自陳凱歌,贊他“戲比天大”;張藝謀最新的兩部電影作品《一秒鐘》和《懸崖之上》中,張譯都是男主角——在張藝謀漫長的導演生涯中,這樣的情況也不多見。
張譯的故事頗具勵志色彩。文藝兵時期,這位“不太像演員的演員”,吃了外形的虧,長期無戲可演,做的更多是寫會議紀要和報告,他把空出來的時間幾乎都給了劇本,研讀過兩千多部前蘇聯劇本,也自己寫劇本。
史航是在那個時期與張譯結下的“戰斗友情”,他們的相識很有戲劇性。當時史航與編劇蘭曉龍住在一起,張譯拿著他寫好的一部講述剿匪英雄楊子榮的劇本《宗貴兄弟》登門討教,史航和蘭曉龍正在為寫劇本發愁,見一個話劇演員來遞劇本,有心刁難他,圍著他嘰嘰喳喳,說了一番他聽也聽不懂、高深莫測的專業術語,把張譯說出了一身汗,悻悻然離開了。他們以為就此把張譯嚇退了,沒想到,過不了幾天,張譯又來了,緣分由此結下。后來蘭曉龍寫出了《士兵突擊》,張譯出演的班長“史今”,名字就來自于史航的哥哥史今。
因為《士兵突擊》,張譯開始被導演和大眾看見。此后14年間,他出演(大部分是主演)了29部電影、34部電視劇,平均每年就有四五部影視作品同期上映,從無戲可演一躍成為高產的男主角。史航記得,張譯最早紅了之后,粉絲送的一束花,他都一定要帶走,不會留在現場?!八俏乙姷降乃醒輪T中,對外界最領情的一個人?!笔泛皆u價。
張譯飾演的角色豐富多元,有警察、法院審判長、科研工作者、抗戰英雄,有油頭滑腦的富商、千里尋子的儒商,還有勞改犯、逃兵、江湖混子……這些現實主義題材中的現實人物,幾乎不是夸張的戲劇化角色。為了演活這些生活中的“身邊人”,張譯花大量功夫在戲外,與現實中的人聊、為劇本體驗生活。
“每一個職業都有它的付出,我們這個職業尤其,影像的東西要比我們活得長遠,幾百年、幾千年以后它都能留存,那多值?!睆堊g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為了飾演文革時期勞改農場的勞改犯張九聲,張譯在三個月里暴瘦二十多斤。
“消失”的勞改犯
在張藝謀的最新電影作品《一秒鐘》中,張譯飾演文革時期勞改農場的勞改犯張九聲,因為跟“造反派”頭頭打架鋃鐺入獄。
張藝謀第一次見張譯,給他提的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