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 "我還年輕,還不想被名聲所累"

他不是偶像,也不是實力派,他什么都不是,是一個年近三十、樣子普通、喜歡搞怪,打扮有時夸張的男子。但他動聽的歌實在太多了,個性又如此真實,在距離你不遠不近的地方,不卑不亢、兢兢業業地過生活。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陳奕迅出道的時候,正值香港流行音樂巔峰時代的末期,所以很多人認為他所迎合的年代注定是一個無法使自己騰飛的年代,他并不被看好——還有上一輩歌手如張學友已囊括了太多榮譽,致使后一輩歌手難以超越,但出道十多年后,他已成為此時此刻,香港主流樂壇的代表性人物。



夏天還沒來得及打聲招呼就飛快地消失了,9月28日,北京的夜晚只有10度,在奧運過后裝修一新的工人體育場,陳奕迅第一次登上了北京的舞臺,展開了世界巡回演唱會的北京站。這場遲到了5年的演出,換來的是觀眾熱切的回應,舞臺上的陳奕迅夸張、搞怪、跳熱舞、玩炫技,最后還抹著眼淚大咧咧地哭了。31首歌很難代表他這14年來的心路歷程。也許天很冷,看臺于舞臺的設置也不夠合理,可觀眾就是愿意在寒風中盯著那并不清晰的大屏幕看完全場,一直到安可還可以出現萬人大合唱。

是的,他不是偶像,也不是實力派,他什么都不是,是一個年近三十、樣子普通、喜歡搞怪,打扮有時夸張的男子。陳奕迅的嗓音也并非十分出色,但他動聽的歌實在太多了,個性又如此真實,在距離你不遠不近的地方,不卑不亢、兢兢業業地過生活,香港擁擠,繁忙和充滿人情味的普通生活,也在陳奕迅的身上有著完整的映襯。



演唱粵語是一種骨氣
作為當今香港歌壇幾乎碩果僅存的中生代男歌手的代表,陳奕迅對香港有一番特別的感情,而用粵語這種母語演唱,是他覺得最舒服的事情:“我是一個香港人,我最自如的是唱粵語歌曲。你可以說香港人的適應力很強,英國人在的時候英文很好,現在的普通話又成了潮流。我一直覺得,我如果能夠用廣東話來贏得全世界的觀眾,會是一個很榮耀的事情。但是在內地,大家可能會覺得你唱普通話是對我們的一個尊重。但是我的國語確實不好啊,當我講廣東話的時候,可能更能精確地表達出想表達的想法。”

這些年,陳奕迅每年都要發粵語和國語專輯,甚至會采取一曲兩唱的方法,推出粵語和國語兩張唱片。既有市場的考慮,也有自己的堅持。他說:“作為一種方言,演唱粵語是一種骨氣,是很多香港前輩歌手種下來的根,譚詠麟,羅文,徐小鳳等等,他們把粵語歌發展到一個那么高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