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上帝還是遭遇末日?LHC開通前后

那天,凡在這個星球上混的有點嗅覺的各種新聞媒體,無不在顯目位置甚至頭條擺上類似于這樣的標題:LHC開撞,會不會毀滅地球?而法國和瑞士交界處日內瓦湖畔的CERN總部,一群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打開香檳,開慶功宴了……

LHC是人類迄今建造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從24年前開始計劃,直到今年9月,耗資80億美元的LHC終于在歐洲開通。LHC可將粒子加速到類光速,希望這些高速粒子撞擊后可產生新粒子,以用于人類對宇宙的完整描述。


假如套用提前消費概念來理解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此次舉動的話,那么全世界人民無疑應該向他們開一張有史以來最大的對賬單。那個簡稱LHC(全名“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龐然怪物,迄今刷了有案可稽的44億美元,能不能以及啥時候用足夠有說服力的實物還完巨款,可真是個未知數。更厲害的是,這筆數額還在源源不斷地追加上去,據維基百科數據,真正的建造總額為80億美元。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示意圖表


9月10日他們實行了第一次還款。那天,凡在這個星球上混的有點嗅覺的各種新聞媒體,無不在顯目位置甚至頭條擺上類似于這樣的標題:LHC開撞,會不會毀滅地球?而法國和瑞士交界處日內瓦湖畔的CERN總部,一群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打開香檳,開慶功宴了……

且慢,這群人是誰?憑什么做出這么一個“末日機器”來?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為了尋找“上帝粒子”
1919年,新西蘭人盧瑟福用天然放射源轟擊氮原子的方法發現了質子,自此世間正式多了一個和上帝對話的行當——粒子物理學家。一旦進入這個行當,每天要從事的工作就是絞盡腦汁做出更快更強更大的加速器,然后把各種各樣的原子、離子、電子往里面扔……轟的一下出來一堆數據,美其名曰:探索物質內部結構。

早些年,他們的日子實在太好過了,因為有太多粒子正在排隊等待證實。1932 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轟擊核的實驗找到了中子,1956年人們觀察到了泡利假設存在的中微子,1979年傳遞強作用的膠子被間接發現……在黃金時期,幾乎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有實驗室會興高采烈地去頂尖科學期刊上發表幾篇新粒子的文章,與此同時,一個叫做“標準模型”的物質結構理論逐漸搭建完善。直至1983年W和Z玻色子被揪出來之后,只差一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