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登:千年文脈系圣園

沿富春江最大支流淥渚江上溯,山環水抱之中有一處古城名叫新登,“晚唐三才子”之一的羅隱出生于此,蘇東坡在此寫下《山村五絕》卻招致新黨忌恨,明朝時抗倭而“眾籌”筑城……時至今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浙江省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墻之一正和學宮遺址上建起的中學相依為鄰。

新登古城是中國大地上眾多默默無聞的古城的一個縮影,故事就像歷朝歷代夯實、遺留的地層一樣豐厚。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新登中學校園內有條百米長廊,鑲嵌著數十塊明清時期的石碑。 (陳建恩/圖)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边@是1500多年前,南朝文學家吳均逆流行舟之際邂逅的富春江。如果那時,他在今天連接富陽、桐廬的窄溪大橋附近的淥渚江口,右轉上溯十余里,還可以遇見一處山水環抱的盆地。山是綿亙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的余脈,水是淥渚江上游的葛溪和松溪。兩溪從千山萬壑中奔涌而來,一條自西北向東南,一條自北向南。匯合前,分別沖積形成的河谷里就坐落著吳均錯過的新城。至于新城之美,當地人用兩句詩概括:一朵蓮花聳碧霄,二水襟帶萬山朝?!耙欢渖徎ā毙蜗蟮孛枘×诵碌桥璧刂行耐回S诘孛娴木艂€小山包。一帶兩千多米的城墻,圍住山包,是為新城。

新城就是現在杭州市富陽區的新登鎮。據方志記載,新城之名始于三國東吳黃武五年(226年)。斯時,孫權為征討山越叛亂,割丹陽、吳郡、會稽三郡邊鄙之地,設東安郡,置縣新城。照說,這個初登中國歷史舞臺的亮相十分精彩。然而,接下來,新城的命運卻猶如鐘擺,徘徊不定。時而置縣,管轄整個淥渚江流域;時而建鎮,打理葛、松兩溪匯合前的一部分。其間,還為了避五代后梁太祖朱溫之父朱誠的廟諱,一度更名新登,寓意年谷豐登。民國三年(1914年),地名普查發現全國存在六個新城縣,于是復稱新登。1958年,新登結束斷斷續續維系了九百余載的縣城身份,降格為鎮,并入桐廬縣。三年后,劃歸杭州富陽縣。

時至今日,新登崛起為富陽區西部的中心。但行走在周邊諸鎮,我留意到當地居民仍然自稱新登人,跟富陽在語言、民俗、飲食等存在區畛,對新登這方水土懷揣著認同和熱愛。

從雞鳴山俯瞰葛溪、松溪匯流處 (龐勉/圖)

“松葛雙清”出名士

深秋的早晨,薄霧輕浮,任教于新登中學的朋友驅車載我來到了鎮外的雙江村。在一片裸露鵝卵石的灘涂上,朋友告訴我,這里就是葛溪、松溪的匯合處——雙江口,也是“東安八景”之一的“松葛雙清”。興許因為秋季水枯,兩溪看上去相當平緩清淺,完全沒有我預想的那般波濤翻滾。不過,此情此景,倒與清初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里的記述,很搭,“由淥渚而上至各溪港惟竹筏往來而已?!毖矍八闭?,無非數張竹筏而已。

當地傳說,雙江口“浮有青白二氣,兆出名士”。不知是天氣使然還是運氣欠佳,“青白二氣”,我橫豎沒看見?!懊俊?,我在雙江村里找到一位,他就是與李商隱、溫庭筠并稱“晚唐三才子”的羅隱?!敖癯芯平癯怼薄盀檎l辛苦為誰甜”,便出自他的手筆。

羅隱生于大和七年(833年),“齠年夙慧,稚齒能文”。26歲遠赴長安趕考,本以為功名手到擒來。孰料,“生逢末世命偏消”,他考到45歲,竟“十上不第”。個中緣由,蓋因他不肯茍合流俗,攀附權貴,“尤為公卿所惡”。一次,席間,面對歌伎云英的揶揄,羅隱無限辛酸地自嘲:“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笔聦嵣?,羅隱著述頗豐,成就甚高,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巨大。魯迅褒獎其文:“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泵珴蓶|晚年圈點過的羅隱詩作多達91首……1967年9月,談到對干部任免的看法,毛澤東援引羅隱的詩句,不勝感慨:“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村后雞鳴山上,羅隱借助熹微曙色早讀的巨石猶在,而他親手栽植的桂花樹,已了無蹤跡。講述羅隱故事的明碑《雞鳴山記》也輾轉收藏在新登中學圣園碑林內。山下,現存的羅隱讀書處,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三開間,磚木結構,封火山墻。原系供奉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土谷祠,羅隱故宅圮廢后,移祀于此?!巴凉褥暨吢勲u唱,休教殘夢留枕上”。朋友講,同時遷來的,還有三件存世千年的舊物——立在大門北側的一峰太湖石和趴伏羅隱塑像腳邊的兩只石虎,它們也聽見過當年的雄雞報曉。

現存的羅隱讀書處,原來是一間土谷祠。 (龐勉/圖)

光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