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云南,尋訪“旅游開發不成功”的古村
在和順圖書館讀報區,我隨手翻開《南方周末》,竟看到自己寫的文章,這已是半個月前的報紙了,在物流發達的今天,倒是這分“慢”成就了一次有趣的遇見。
責任編輯:楊嘉敏
“幸好,旅游開發不成功,才保住了鳳陽邑?!绷舻職w來的建筑設計師、民宿主人舒坦喝了口紅茶,微笑著說。
鳳陽邑是我們云南古村之旅的最后一站?;叵肫疬@一路走過的村子,以其條件想要開發旅游業,的確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們也幾乎沒見過其他游客身影。也“幸好”如此,我們得以躲開拍照打卡的游客、直播的網紅和商家的宰客陷阱。從高速公路下來的新房子后面,我們走進被時光封存的世界,拍下芳草萋萋的老屋,聽到些許唏噓的人生故事,風吹過的稻田又恢復了平靜。
11天的雨季云南之旅,我們刻意去往西南邊陲的無名村莊。邊陲是相對于中原和沿海發達地區而言,然而僅僅在不到一百年前,這里曾是對外商貿、文化交流的前沿。
東蓮花村村口稻田蔥翠(駱儀/圖)
深山里的中國咖啡第一村
1904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來到金沙江邊的朱苦拉村傳教。為了讓自己能喝上咖啡,他在教堂后面種下一株咖啡苗。如今,咖啡樹繁衍成一千多棵,朱苦拉也成為中國咖啡的發源地。朱苦拉位于大理州賓川縣平川鎮的深山里,從大理古城開車到賓川縣城要走一個半小時,從賓川到朱苦拉還要再開3小時,幾年前還沒通班車,只能走路或騎摩托。據說“朱苦拉”在彝語里就是山路彎曲的意思。難以想象,一百年前傳教士怎么去到那么偏遠的山區,我腦海中浮現出田壯壯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那樣的村莊。
離開大理時開始下雨,到賓川時雨勢加大,氣象部門發布了藍色暴雨預警和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此去路途遙遠,村子里也可能沒有旅館,我們不得不改變計劃,在賓川住下。傍晚,漫天雨燕在低空盤旋,仿佛預示著一場暴雨正在醞釀中。精確到小時的天氣預報顯示,次日午后2點開始有大雨,我們決定一早出發,到村子里轉轉但不久留,趕在大雨前從山里出來。畢竟,已經來到賓川,不甘心就此放棄。
朱苦拉距離賓川90公里,盤山公路的路況尚可,但路面開始出現零星落石,小雨中,霧氣漸濃,能見度只有10米左右。開了兩小時,距離朱苦拉還有30公里,一段鋪滿碎石的路面讓時速降到5公里,也就是說,這樣的路我們還要開6小時才能進村。往前,充滿未知;回頭,至少知道來時路。我們終于決定放棄。
如果不是天氣惡劣,這段山路其實風景宜人,賓川是云南水果之鄉,沿路經過果實累累的玉米地、羅漢果樹、蘋果林、梨樹林。路過禾頭村,一群村民在路邊修剪剛摘下的紅提,我們想買一串嘗嘗,他們卻挑了最大最沉的幾串送我們。
路遇禾頭村修剪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