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產品真的是智商稅嗎?

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全營養”式的代餐粉,通過被各色維生素和礦物質名稱塞滿的成分表向消費者展示他們的無微不至,并暗示其替代正餐的潛力,但事實是這張表還不夠天花亂墜,用代餐粉替代正餐的可能性約等于0。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9日微信公眾號《南周知道》)

(IC photo / 圖)

代餐粉,能量棒,瘦身奶昔,一系列代餐產品正搖曳著健美性感的身姿,散發著健康活力的氣質,撩撥著廣大的年輕消費者,也撬動著巨大的流量和資本。

阿里數據顯示,2019年天貓和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的代餐食品銷售額超10億元,增長率超35%,在因疫情催生更大的需求的2020年,代餐市場規模有望翻倍。

各家代餐產品的核心賣點各有側重,有的主打熱量管理,有的號稱全營養式地替代正餐,還有一部分則屬于“健康的小零食”,例如堅果棒。不過無論呈現怎樣的面貌,“代餐”始終回避不了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兩個問題:1.它真的能讓人瘦下去嗎?2.它能不能代替正餐?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可以非常復雜冗長,但如果你只想聽A或B式的答案,那我只能說它確實能瘦身,而且減重能力超乎想象,但如果指望它代替正餐,似乎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

代餐粉是熱量管理大師

減重的本質就是人體的消耗比攝入少,導致質量越來越小。因此所有的瘦身項目都離不開熱量控制,或者用不那么好聽的詞兒來表達:節食。代餐可以說把節食的概念玩到了極致。咱不妨做個簡單的計算:

人體每天的熱量消耗(千卡/天)可以用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