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毀的古荔枝樹——有了鑒定報告,卻未等到古樹“身份證”

當快速城市化建設遇上寧靜的田園牧歌,百年古樹遭遇了悲劇。

村民朱夢和鄉親們希望通過辦理“古樹身份證”,改寫這片土地的命運。他們順利地拿到了蓋著紅章的專業機構鑒定,確認地塊上有多棵超百年的荔枝樹。遺憾的是,2020年夏天,仍有古樹在超范圍采伐中被毀壞、遷移。

如今,黃埔區住建局給古樹掛上了臨時性標識牌。樹邊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有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每日上報情況。

古樹鑒定到掛牌之間的行政手續非常繁瑣,時間跨度“很難估計”。讓朱夢和環保人士難以釋懷的是,如果古樹能及時登記造冊掛牌,或許就能逃脫厄運。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33歲的朱夢有個新外號——“朱精衛”。因為像傳說中的精衛填海,這位廣州市黃埔區筆崗村的農民,為了保護村里的古荔枝樹,想盡了一切辦法。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筆崗村地處廣州市東邊,距離“小蠻腰”廣州塔約一小時車程,村里有片三十余畝的林地,土名為“大坑山”,種滿了荔枝樹,荔熟時節,滿山丹紅。

《廣州市黃埔區志》記載,盛產于此的“糯米糍”荔枝,被列為嶺南“四大佳果”“荔枝三杰”之一,明朝時筆崗村已普遍種植荔枝樹。

2019年夏天,城建的浪潮席卷了這個遠離城區的村莊,大坑山要被征收建氫能園區,亭亭如蓋的果樹危在旦夕。

朱夢和村民們希望通過辦理“古樹身份證”,改寫這片土地的命運。他們順利地拿到了蓋著紅章的專業機構鑒定,確認地塊上有多棵超百年的荔枝樹。遺憾的是,2020年夏天,仍有古樹在超范圍采伐中被毀壞、遷移。

2020年10月23日,國家林草局公示了此事件的信訪回復:該地塊范圍內有53株樹樹齡在100-189年,達到三級古樹標準,其中2株荔枝樹被遷移,1株被修剪。目前該地塊的城建項目已停止,廣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追究相關當事人責任。

案件還在調查之中,事故的直接原因似乎是施工方超范圍采伐,但讓朱夢和環保人士難以釋懷的是,他們早就拿到了古樹鑒定報告,如果古樹能及時登記造冊掛牌,或許就能逃脫厄運。

2020年11月3日,數十棵主干較為粗壯的果樹已系上一條細細的紅繩,繩上掛著深藍色的牌子,寫著“此樹經鑒定已超100年,依法列為古樹保護對象,禁止破壞”。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圖)

126、146、131、154年,拿到鑒定報告

筆崗村村口,有一塊生滿青苔的立于1995年的石碑,“荔枝保護區”的字跡,已在風吹雨打中顯得斑駁。

“沒有,沒有(聽說過)荔枝保護區?!睆V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荔枝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向旭對南方周末記者搖了搖頭,不過,他承認筆崗村是重要的糯米糍荔枝古樹點位,“一旦古荔枝樹被砍伐掉,這些種源基因就永遠消失了”。

雖然沒人說得清石碑和荔枝保護區的由來,但荔枝和村民已有幾代人的情誼。糯米糍是廣東荔枝界的掌上明珠,核細如米,果肉香甜。朱夢算了一筆賬,“今年賣25塊一斤,行情好的時候可以賣到100塊一斤”,這意味著一戶人家每年還可靠荔枝收獲三五萬元。

2019年下半年,村民忽然被村干部通知,大坑山部分區域要被征地拆遷,需砍掉荔枝樹等樹木,各家要清點征地范圍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