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團A股拓疆:超34家被投企業沖刺IPO 五大產業布局顯現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格力商城悄然上新了首款5G手機,并命名為大松手機。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大松手機價格相對以前的格力手機更為親民。但從銷量上看卻頗為慘淡,格力董明珠店內,截至12月10日15時許,大松手機僅有88人購買。
格力電器對手機的執著已持續數年,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彼時其進軍手機行業還引起不小的風波,被市場認為跨界經營,并不被看好。
不僅是手機,董明珠還曾試圖進軍過新能源汽車領域,她帶領格力電器擬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但遭股東們投票反對導致收購失敗。
如果將目光從格力電器移到母公司格力集團身上,后者的布局更多元化,涉及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多個方面。
“上市公司層面格力電器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多元化布局,無論是手機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沒有太大水花,主要還是在產業鏈上做拓展。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就完全不一樣了,對外投了很多公司,產業路徑基本按照當下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往外延伸?!?2月10日,一位了解格力集團的私募人士對記者說。
低調的IPO捕手
格力集團官方微信最近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格力集團旗下格力金投作為增資投資人之一,擬以3.5億元增資艾派克微電子,持股1.842%,助推珠海集成電路、高端打印設備產業集群加速發展。艾派克微電子是納思達(002180.SZ)全資子公司,其是通用MCU芯片及應用方案提供商、國產CPU的物聯網安全芯片設計供應商。
官網還顯示,截至目前,格力集團被投企業中已有長園集團(600525.SH)、歐比特(300053.SZ)、開拓藥業(09939.HK)等10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金三江等4家企業首發過會,超過34家企業正在申報、輔導或籌劃上市中。
實際上,自退出格力電器控股股東后,手握400多億元巨額現金的格力集團并未淡出資本市場的視野,自2020年后在資本運作上的活躍度有增無減。僅今年以來,格力集團就有多家被投企業過會或上市。
6月18日,帝科股份(300842.SZ)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格力集團產業基金集群被投企業中2020年度首家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的企業。11月18日,金三江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通過。此外,科創板也有兩家公司過會:9月29日,尚沃醫療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12月3日,蘇州納微科技首發上市獲科創板上市委通過,成為當前格力集團產業基金集群被投企業中第5家上市過會企業,同時也是第2家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過會企業。
上述這些企業,格力集團均以旗下創投基金的身份參與。尚沃醫療、蘇州納微由格力金投作為LP參與投資的元生創投三期基金(即新建元三期創業投資基金)參與,帝科股份由格力金投參與投資的富海新材二期基金參與,金三江由格力金投參與投資管理的廣東粵科格金先進制造基金投資項目參與。
不難發現,格力金投是格力集團進行產業投資的重要載體。實際上,除了格力金投,集團旗下還有一家珠海興格資本共同運作。截至今年6月底,格力集團已累計參與組建和投資總管理規模達467億元的17支投資基金,包括參與組建和運營管理珠海發展投資基金、粵科格金基金、申宏格金基金、格金廣發信德基金、廣東紅土和?;?、小米產業基金、潤格投資等;產業投資板塊已累計投資產業項目133個,總投資規模約116億元。
產業版圖顯現
據格力集團官網介紹,其聚焦珠海市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與網絡安全”等五大產業板塊和相關領域,同時兼顧大消費類等新興產業。
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以粵科格金基金、珠海格力創業投資、富海新材二期基金、格金廣發信德基金、新建元三期創業投資基金為例,被投企業就達74家。啟信寶數據顯示,這五家基金對外投資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聚焦于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云計算、高端材料和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
其中,不同基金有不同的定位。比如粵科格金基金是先進制造產業基金平臺,已投資了金三江、漢圖達、昇生微電子、南方測繪、辰創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新建元三期創業投資基金專注于醫療健康產業中早期投資,已投尚沃醫療、嘉思特、銳訊生物、百心安、博邁醫療、納微、英途康、博恩銳爾、卓誠惠生等十多家醫療健康產業領域企業。
格力金投參與投資的小米產業基金也是一家網紅基金,雖然成立僅3年,但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在投資的路上跑速驚人。啟信寶顯示,該基金已對外投資了48家公司,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優質供應商進行深度布局。
一方面是通過基金廣泛尋找潛在的高成長標的,完善五大產業布局;另一方面,格力集團旗下格力金投在二級市場上亦頗為活躍。
格力金投通過舉牌、股權轉讓等多種手段,接連入股了長園集團、歐比特、齊心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格力金投還分別出現在勝宏科技(300476)和廣電運通(002152)兩家上公司的定增方案中。
而從格力集團在A股的布局來看,實際上同樣離不開上述五大產業的范疇。長園集團從事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智能電網設備的研發;歐比特主營集成電路和計算機軟件及硬件產品、人工智能芯片等;齊心集團主營SAAS軟件服務。
其中,格力集團還是長園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和歐比特的控股股東。不過,從二者的投資結果來看,格力集團的收益并不佳。
2019年7月,格力金投開始“牽手”歐比特,2019年7月至8月,買入3511萬股,成交價為10.58元/股,時隔4個月之后,格力金投通過股權受讓方式繼續增持1343萬股,成交價為9.04元/股。按照12月10日歐比特收盤價9.70元/股計,此前格力金投兩次投資,賬面浮虧約2203萬余元。
格力金投和金諾信(格力集團孫公司)對長園集團的入股,最早發生在2018年3月14日,交易方式都是集中競價。從2018年3月14日到2018年4月12日,金諾信買進長園集團18,490,188股,交易均價在16.8元到17元之間;2018年4月3日到2018年4月12日,格力金投買進長園集團8,704,168股,交易均價也在16.8元到17元之間。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