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鬼滅騷擾:東西/愛豆再好,強行安利都不好

大家未必看過《鬼滅之刃》,但大概率聽過它,或被鬼(qiang)滅(xing)騷(an)擾(li)過。

12月,官方宣布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在日票房突破288億日元。離日本影史第一票房《千與千尋》的308億日元僅一步之遙。

無數愛好者自發安利朋友去看,卻沒想到這場聲勢浩大的安利行動引發了“騷亂”,逐漸演化成“無法批評《鬼滅之刃》的社會氛圍”。

你反感這樣的強行安利嗎?遇到這類安利你會怎么辦?是時候討論一下這煩人的「鬼滅騷擾」了。

從《鬼滅之刃》到「鬼滅騷擾」

在聊「鬼滅騷擾」前,我們先簡單說說《鬼滅之刃》。

鬼滅之刃???作者:吾峠呼世晴?連載時間:2016年2月15日-2020年5月11日?漫畫題材:少年漫

講述日本大正時期,被惡鬼擾亂生活的主人公炭治郎在獵鬼人指引下,成為“鬼殺隊”的一員,為了拯救妹妹,討伐惡鬼而展開一系列戰斗。

短短四年,從漫畫到動畫化占據各大榜單前列,再到不斷刷新票房紀錄的劇場版,《鬼滅之刃》成績不俗,

甚至連日本首相菅義偉在眾議院回答問題時,都引用了臺詞:

“請讓我使用‘全集中呼吸’進行答詢?!?span>

不夸張地說,“二次元神作”已不足以形容《鬼滅之刃》,它已經成為了日本社會現象級作品。

但與此同時,這部作品也在日本社會形成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有人明明不看漫畫也不看動畫,卻被拉著去看電影,還被說

“還沒看鬼滅之刃嗎?太離譜了?!?span>

日本TBD電視臺就“鬼滅騷擾”進行街訪。

也有人被用強硬的語氣詢問,

“你居然還沒看?”

這些現象總結起來,就是:鬼滅騷擾キメハラ

在日語中,「キメハラ」是合成詞。其中「キメ」是《鬼滅之刃》簡寫,「ハラ」則取自騷擾一詞。

日本TBS電視臺也總結了「鬼滅騷擾」具備的3大特征:

“你居然還沒看過鬼滅嗎”,并催促你“快去看”這種強制安利行為;

“竟然還有人不喜歡鬼滅啊”否定他人品味;

形成“不能說鬼滅很無聊、沒意思”的輿論環境。

而面對這種“騷擾”,有人轉發電視截圖的推特表達態度,也有人利用作品中反派的臺詞來反諷這種社會現象。

還有人特意制作動畫,模仿那些對別人進行「鬼滅騷擾」的人。

你不知道鬼滅嗎?

你不知道鬼滅嗎?

你不知道鬼滅嗎?

有內味了……??

「鬼滅騷擾」只是冰山一角キメハラ

當日本網友還在為「鬼滅騷擾」苦惱時,看熱鬧中國網友則表示對此深有感觸。

所謂的鬼滅騷擾,其實本質就是強安利,這對我們來說,可真的太常見了。

控評騷擾▼

打開各官博評論區,入目幾乎都是各家愛豆的美照帥照,搭配看不見盡頭,又花里胡哨的emoji和高度雷同的彩虹氣體文案。

但對廣大非粉絲網友來說,看評論是想看點有意思的,一屏幕的控評安利,真是看得人腦瓜子疼。要是有持反對意見的評論,那做好準備,“吵架還有五分鐘抵達戰場”粉絲與網友的罵戰說來就來,一種“你居然覺得不好看?你的品味有問題”的輿論環境在評論區彌漫。

這種情況也會蔓延到視頻彈幕上。如果有人氣愛豆參演,不管節目在播的內容跟愛豆是否,都一定能看到愛豆名字的彈幕刷屏。

盡管彈幕是現代人在網絡平臺釋放天性、實現自由暢談的體現,但必要的禮儀還是要守的。

你還記得,當年為了發彈幕而在大明湖畔做過的題嗎?

熱梗濫用騷擾▼

臨近年底,各大媒體也開始盤點起今年那些紅極一時的流行詞。

2020年國民十大流行語(節選),數據來源@字媒體

熱梗都有共同特質:毫無征兆爆火,迅速被新梗替代,莫名其妙冷卻。如果不是特級網上沖浪選手應該都有這樣的感悟:

才剛剛搞懂“秋天第一杯奶茶”和“打工人”,突然就冒出個“凡爾賽”、“耗子尾汁”……

于是,為了看懂朋友圈,不被身邊朋友取笑“落伍”,只好“百度一下,我才知道”,更有甚者,默默地在手機里下了個流行詞典,2G沖浪選手的@阿真就是其中之一。

他直言,突然就發現大家的口頭禪表情包全變了,公眾號標題極其相似,“我試過問同事新詞啥意思,大家雖然友善地回答了我,但一般都會說‘

你怎么這都不知道,最近很火的???’”

走進現實的強安利

▼毫無疑問,網絡是「強安利騷擾」的重災區。不管是什么,只要我們不喜歡,大可網線一拔,給所有騷擾點一首《letitgo》。真正讓人感到窒息的,是現實里強安利。城畫君的朋友@沙茶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

沙茶每次和那位朋友,聊天時三句不到兩句就要扯上愛豆,作品、日常、表情包……什么都能聊,“我還不能拒絕,只能微笑著聽她繼續說,并發出毫無靈魂的笑聲?!?span>

當強安利從網絡走到現實,基于要維護和現實朋友友情的需要,我們往往只能笑臉相對,所有不滿的苦水只能一人飲酒醉,這種不可抗拒的安利直接加劇了我們對安利的抵觸情緒。

強安利愛豆

只是現實強安利一個最普通的側面,強安利喜歡的品牌產品、書影音作品的例子比比皆是。

對此,城畫君只想說:面對面安利可以,但適可而止吧!??

把“我必須知道和喜歡嗎”打在公屏上

不管是在日本引發廣泛討論度的鬼滅騷擾,還是國內形形色色強安利,歸根結底是「流行騷擾」。

我們常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某一流行出現,瞬間點燃輿論環境,但肯定會有2G青年跟不上5G速度,也會有人對此并不感冒,或持反對意見,隨即形成“大眾瞧不上小眾”的俯視視角。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而這,往往是小眾群體“揭竿而起”抵觸流行的開始。

我們不是以小眾之名而反對流行,也不鼓吹所謂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視角,我們反對的,是不允許別人發表不贊同意見的輿論氛圍。

還是那幾句老話,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次再遇見有人問

“你居然不知道?”

“你居然不喜歡?”,

請把“我必須知道和喜歡嗎?”打在公屏上。

網絡編輯: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