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80后女支行長以“假理財”詐騙27億!終審判無期

歷經3年,備受關注的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終審宣判。近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先后公布了該案件的一審及二審判決書,全面披露案情。

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查明,張穎擔任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期間,以高息為誘餌,誘騙147名被害人簽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違法所得共計27.46億余元,用于購買房產、汽車、奢侈品,向個人、企業支付額外的存款好處費。曾在其麾下任副行長、分管個人理財業務的肖野,明知張穎向被害人轉讓的理財產品存在不規范之處,參與銷售理財轉讓產品13.8余億元,最終給被害人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南都記者注意到,該案于2019年12月27日一審宣判后,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提出抗訴,張穎、肖野提出上訴。今年11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張穎的犯罪事實維持原判,對其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責令退賠違法所得。對于同案的肖野則重新認定了罪名,并在量刑時酌情予以從輕處罰。終審判決中,撤銷了肖野的合同詐騙罪,改為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判處其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人民幣9萬元。

二審法院對張穎維持原判

“假理財”騙局敗露后,原任行長的張穎于2017年4月13日被抓獲歸案,副行長肖野于同月17日歸案。案發后,部分涉案款物已被凍結、扣押或查封。民生銀行于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間,代為賠付絕大部分被害人的損失。

針對該案件,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12月27日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穎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肖野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宣判后,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提出抗訴,認為對肖野量刑不當,提請二審法院依法糾正;張穎、肖野提出上訴,其中張穎一方認為應構成職務侵占罪,且該判決沒有考慮其存在自首等可予從輕處罰的情節,對張穎的量刑畸重,而肖野一方認為,在案證據無法排除其對虛假理財產品“不知情”的可能性,即便構成其他罪也系從犯,應依法從輕處置。

針對檢辯雙方的爭議焦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合議庭評議,綜合分析評判認為,張穎的行為應構成合同詐騙罪,而非其主張的職務侵占罪,核心要素在于張穎據為己有的資金歸屬問題。該案中,雖然客戶的資金轉入了陳某等人在民生銀行開立的銀行賬戶,但這些賬戶均在張穎的控制之下,由于根本不存在真實的理財產品,上述購買所謂理財產品的資金完全游離于民生銀行的監管體系之外,張穎通過欺騙手段以及對資金池的絕對控制,將客戶的錢款據為己有,當客戶的錢款進入張穎控制的資金池時,被害人對資金的占有已經喪失,且由于脫離了民生銀行的實際控制,故無法認定為民生銀行的財物。因此,張穎的行為不構成職務侵占罪。

案發后,張穎也不構成自首。在她接到上級機關北京分行電話通知之后,曾指示員工轉移財物、積極掩飾其犯罪行為,指使他人串供,客觀上阻礙了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調查,無法反映其投案的主動性,反而恰恰表明其并非自愿將自身置于司法機關控制之下。據此,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中對張穎的事實認定和定性正確、量刑適當,應維持原判。

而在對于肖野犯罪事實的重新認定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不能排除肖野所辯解的“不知情”的可能性。兩人的微信通話記錄顯示,張穎一直向肖野掩飾理財產品轉讓的真實來源,結合全案證據,無法確認肖野能夠認識到涉案理財產品轉讓就是虛假的,且二人之間不存在利益輸送,無法證明其幫助張穎詐騙客戶資金并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二審法院認定,肖野構成張穎合同詐騙罪共犯的證據未達到確實、充分且排除合理懷疑的標準??紤]到肖野具有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坦白情節,根據其所犯罪行的嚴重程度和應付刑事責任的大小,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最終,撤銷了一審法院的相關判決,改判肖野犯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人民幣9萬元。

80后行長出售虛假理財產品

在該案“塵埃落定”之后,今年12月7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了《肖野等合同詐騙一審刑事判決書》,對公眾關心的犯罪內情做了全文披露。

上述判決書載明,被告人張穎,女,漢族,1980年出生于北京市,大學文化。據張穎供述、一審法院予以確認,其于2011年擔任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后,為提高業績,以支付高于正常存款利率的方式招攬客戶到航天橋支行存款。此前,高于正常存款利率的部分,張穎用自己的錢支付;持續到2012年6月,她已無力墊資,為了保持業績,就虛構了所謂的高息“過橋”業務騙取客戶的錢款,從中挪出部分來支付此前承諾的高息,資金虧空越來越大。

2013年起,張穎開始偽造理財產品協議,向客戶出售虛假的理財產品。

最初,她銷售“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并承諾高息。先到柜臺告訴一名柜員稱,待會有客戶要到她的柜臺做轉賬業務,但收款人不想讓轉款人知道自身的情況,因此讓柜員不要把轉賬回單給轉款人,而是交給張穎。另一邊,張穎再向客戶解釋,與其簽合同,并帶客戶到指定柜臺辦理付款業務。對于客戶而言,輸入密碼轉賬之后,“理財產品”即“購買”完成,但實際上這些錢款被轉到了張穎控制的多個民生銀行的個人賬戶。這些名義上的持卡人知道張穎使用自己的賬戶,但不知道具體用途。數年間,簽署這種虛假的“理財產品”協議,并長期“購買”的就有多名客戶。

2015年,張穎為了留住航天橋支行資產過千萬元的大客戶,又編造了新的虛假理財產品。此時,她告訴該行分管個人理財業務的副行長肖野,自己有購買了這種“理財產品”的大客戶急于贖回未到期的產品,承諾給愿意接手該產品的客戶提供原購買人的年盈利。但是由于這個大客戶不愿讓人知道自己的真實信息,所以會以其他人的名義簽訂理財產品轉讓協議,并收取產品轉讓費。肖野就當成了真的理財產品向客戶推廣,后來因為購買此虛假理財產品的人太多,張穎冒充轉出人簽名“簽煩了”,肖野還代她簽。

起初一段時間,張穎是在該“理財產品”的轉讓協議上提前加蓋航天橋支行的業務章;2016年9月之后,由于航天橋支行按照民生銀行總行的要求安裝了印控機,蓋章要通過網上的審批手續,張穎無權使用儲蓄業務章,就指示航天橋支行員工何蕊(已判刑)私刻了一枚假公章,平時保管在何蕊處,需要時向張穎請示后使用,此舉使得這部分的客戶資金脫離了銀行監管。當虛假理財產品的客戶索要理財余額情況時,張穎就結合對賬單編造理財記錄,讓何蕊打印出來“交差”。案發后,張穎供稱,其資金虧空“有十幾億或幾十億元”,自己“沒有數的概念”。而違法所得,除了用于填補謊言、向個人和企業支付額外的存款“好處費”之外,還被其大肆揮霍,如購置別墅、后海四合院,寶馬、特斯拉等轎車,還花費數億元購買了大量手串、珠寶、玉石、手表等奢侈品。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操作竟能“瞞天過?!?,不僅147名被害人遲至數年后才“偶然”發現,參與行事的分行員工也大多不明就里,現有證據甚至無法推定其“副手”肖野是否知情。

東窗事發之后,張穎一邊接受上級調查,一邊和肖野指示航天橋支行員工刪除他們二人以及支行員工電腦中涉及虛假理財產品的相關內容數據,轉移二人處的虛假理財合同、銷售記錄和偽造的儲蓄業務公章,試圖毀滅證據。然而天網恢恢,曾經風光無限的明星行長,最終被罰沒全部財產,更面臨著無期徒刑。

網絡編輯:思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