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身份證查詢服務

在香港和多數歐美國家,立法規定,查詢個人信息一般需經本人(即信息主體)同意,而在中國,尚缺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法。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范傳貴

■民生熱點

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統已向公民個人開通。這一便民措施廣被熱捧也帶來爭議,相關專家對其中最受人關注的隱私保護問題、肖像權問題和每次5元的查詢費問題作了分析。

專家指出,在香港和多數歐美國家,立法規定,查詢個人信息一般需經本人(即信息主體)同意,而在中國,尚缺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法。 

11月7日上午,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面向公民個人推出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網上自助服務。每次查詢收費5元,可以通過姓名、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查出三者是否“一致”。

此舉成為輿論焦點,但11月8日,該網站登出“因中心系統正在完善,暫停網上自助身份信息核查服務”的公告。

巧合的是,此前“身份網”(www.id5.cn)早已全面開通身份證查詢服務。該網站查詢身份證信息收費也是5元,通過手機發短信后,由電信部門代收。目前,該網站仍可正常查詢。

該網站屬于北京國政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國政通”),是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的合作單位。

南方周末就其中受爭議的三個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

身份信息,算不算個人隱私
“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由公安部“身份查詢中心”于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