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學校教育的邊界在哪里?

學校承載著“育人”的任務,而“育人”又是百年大計,需要多方合力,學校以外的力量介入教育應該是好事一樁。但是,竊以為,這樣的介入一是有個邊界的問題,二是有個成效的問題。

責任編輯:溫翠玲

學生們在教室上課。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圖)

前幾天讀了南周的《為教師減負,讓學生學習》一文后,深有感觸,覺得很有一些話要說。特別想說的是,學校所承載的教育功能再強大,有關部門的介入也總得有個邊界,總不能把搭邊的不搭邊的都往里裝。否則,教師苦不堪言,學生不堪重負,家長有苦難言。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段我特地從網上摘錄的宣傳稿(校名暫且隱去),看看一些學校在忙些什么:

10月29日早上,××小學校長、書記、工會主席以及黨員教師早早地在校門口進行交通疏導工作,身穿紅馬甲的他們在維護交通安全的同時,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對一些不佩戴頭盔的家長學生進行現場解說,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引導他們遵守交通規則,自覺維護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這所小學的黨員教師帶頭參與到活動中來,于早上上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