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和他的歷史小說
日本生,日本長,陳舜臣卻抱有強烈的中國人意識。很大程度上,正是中國人意識格外把他成就為出類拔萃的日本小說家——這足以教那些老大不小才渡來日本卻拼命比日本人更日本人的中國人臉紅。
責任編輯:劉小磊
陳舜臣是東漢陳寔的后裔;陳寔,就是把竊賊叫作梁上君子的那位。他的祖上從河南潁川南遷福建泉州,再搬到臺灣,父輩經商,又移居日本,他出生在神戶。那里有陳家墓地,碑上還刻著潁川。雖然日本生,日本長,幾乎從未遭受過歧視,陳舜臣卻抱有強烈的中國人意識。這種意識不僅不妨礙他成為日本小說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中國人意識格外把他成就為出類拔萃的日本小說家?;蛟S這足以教那些老大不小才渡來日本卻拼命比日本人更日本人的中國人臉紅。
二十來歲時日本戰敗,臺灣光復,陳舜臣又變回中國人。讀大阪外國語學校(今大阪外國語大學),跟日本數一數二的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同校,太郎學蒙古語,舜臣學印度語。本打算留校做學問,可是,非日本人在國立學校的前途到講師為止,當不上教授(這個潛規則直到1982年才打破),只好走別的路。國籍變來變去,到底是什么折騰了自己的命運呢?寫歷史小說《甲午戰爭》也是要探究這個問題。1990年陳舜臣加入日本國籍。關于臺灣,他寫道:“也聽到有人說還是日本統治時代好些,其實并不是那樣的。那是另一回事,因為日本統治云云,怎么說也是被外國控制。這種屈辱,朝鮮人也是有同樣感覺吧。”
作為歷史小說家,陳舜臣名震四地(日本、臺灣、韓國、大陸),而走上文壇之初,叫響的是推理小說。那是1961年。幫父親經商十多年,用漢文寫商業尺牘,但安能久事這種筆硯間乎,于是寫小說。任何小說都含有推理要素,從日本小說史來看,今后受歡迎的,非推理小說莫屬,這么一想,便創作了推理小說《枯草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