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發生在死亡十六年后
“我們第一次證明,即使動物在死后被冷凍很長時間,它體內仍然有某些部分能夠保持基因的完整性。這項研究可以用于克隆已滅絕的猛犸象,也可以用來保護瀕危物種?!?/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力遠
“我們第一次證明,即使動物在死后被冷凍很長時間,它體內仍然有某些部分能夠保持基因的完整性。這項研究可以用于克隆已滅絕的猛犸象,也可以用來保護瀕危物種。”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門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穌的話是帶有比喻含義的,他們笑著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耶穌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如今我們去他那兒吧。”
上面這段摘自《約翰福音》的話,是美國恐怖小說家斯蒂芬·金的經典作品《寵物公墓》的開頭。小說講述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一座神秘的墳墓可以讓任何埋入的尸體死而復生,但復活后的生物卻不再是它們的本來面目,那些黃眼珠的復活者帶來了地獄的氣息,他們或邪惡有腐爛味,或遲鈍帶泥土味……
這部小說令人過目難忘,但合上最后一頁,讀者或許可以這樣安慰自己——還好,這只是個故事。如今,這種“死而復生”的事情真實地發生了,而“來自地獄的使者”竟然是兩只已經被冰凍了整整16年的老鼠。
“老鼠不是我冷凍的”
“其實那兩只老鼠不是我冷凍的,是我找別人討來的。實話說,我也不知道那個人為什么會把老鼠凍這么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的遺傳學家若山照彥(Teruhiko Wakayama)十分愉快地回答記者的提問。他并沒有在16年前就“處心積慮”地把老鼠凍起來為這項試驗做準備。長期以來,對于科學家來說,如果能夠讓那些已滅絕的動物重見天日,克隆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但對于冰凍在永久凍土中的生物,由于它們的細胞早已死亡,而冷凍細胞中形成的冰晶也會使細胞內的基因物質受到嚴重損壞,因此能否成功地進行克隆,始終沒有定論。但即便如此,若山照彥和他的同事們還是樂觀地猜想:在那樣冰冷僵死的生物體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