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研究生支教團故事:跨進這座山

“小鎮做題家覺得可以靠做題改變命運,因為我們成功靠考試、做題改變了一次命運,我們以為循著這樣的路徑可以一直下去,但其實并不是這樣。有些人因為不擅長做題,所以更早明白了這些道理?!?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貴州遵義某小學,一位支教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體育課。 (視覺中國/圖)

2018年7月,李鳴宇成為某985名?!把芯可Ы虉F”的一員,到貴州省某鄉鎮中學支教一年。

李鳴宇支教的中學在烏江邊上,是他所在大學定點援建的中學,十五年來,每年都會有一批該校研究生像西遷的候鳥,到那里的三尺講臺執掌教鞭,開展為期至少一年的支教。

李鳴宇本科學新聞,在支教的中學擔任八年級6班的副班主任。那是全校老師公認的“差班”。剛接手時的一天,李鳴宇問教導主任,這個班數學平均分多少,教導主任語焉不詳。他追問,“三四十分有嗎?”教導主任說:差不多。

當天晚上,李鳴宇懷著一腔熱血,發了條朋友圈——立志要在自己手下,把八6班的數學平均分提升到60。上一任支教的學長留言:“他們的平均分最多15分?!崩铠Q宇調閱了八6班之前一年的期末成績,發現果真如此。

李鳴宇教數學,班上學生大多來自附近鄉鎮。至少有一半的初二學生“加減法還行,二位數的乘除法完全不會”。剛開始,李鳴宇要求他們作業一定要寫完,不能抄作業。后來他發現,這兩者不能同時成立——他們連乘除法都不會,更別說做完初中的不等式方程。有一次,他在課上要求學生,如果實在不會,就在那道題上寫一個“我不會”。作業交上來后,他發現滿紙都是“我不會”。

支教前半年,李鳴宇都在跟八6班的數學平均分較勁。他從小學三四年級的數學開始講起——體育課老師有事請假了,就趕去教室,搶來上數學課。晚自習,也會到教室里晃悠。

到了學期末,除了兩位女生的成績有了明顯進步,大部分人都是老樣子。他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平均分)從最初七年級期末的18分,到第一次月考22分,期中考試跌回19分,到最后期末27分?!?/p>

更令他意外的是,教學樓里掛著支教隊員的照片,他的那張被人劃滿了刻痕。

2019年春節后,新學期開始,李鳴宇回到貴州。他決定以另一種方式和學生相處,“破局”的方式之一,是請他們吃小火鍋。中學門口,有貴州當地的特色小火鍋店,人均15元,可以吃到美味的酸湯鍋。

“酸湯鍋社交”中,李鳴宇了解到,當地離婚率高居不下,李鳴宇教的班至少一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