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黃宗英:苦惱人的微笑
她寫過一點回憶趙丹的零碎短文,基調依然是光明的,譬如《快樂的阿丹》,她也寫過各行各業的許多“先進”和“典型”,甚至拼上性命去認識、了解那些她完全陌生的人的事業和生活。
但是,令后輩寫作者們最困惑不解的是,她似乎完全避開了她最熟悉的、和她血肉相連的一個群體——她和趙丹、周璇、王丹鳳那一代電影人的命運與悲歡離合。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黃宗英,1995年6月28日 圖:張甦妍/視覺中國
2016年9月30日下午2點,上海導演彭小蓮把92歲的黃宗英從病房里給“偷”出來。當老人的輪椅被推進病房對面的小會議室,偷偷潛入醫院的攝制組早已在那里“待命”。
面對鏡頭,老太太微顫顫地幾次念錯了臺詞,來來回回“卡殼”了好幾次后,這場戲才得以拍完。在這部名叫《浮生夢影》的片中,她扮演她自己——老年版的黃宗英,向一對追逐電影夢的年輕情侶講述她和趙丹的愛情故事。
“我在完成自己的承諾,讓她不是70歲,而是92歲時出現在銀幕上,讓她最燦爛的微笑定格在電影里!”彭小蓮頗為激動地留下了這些回憶文字。
這是黃宗英的身影最后一次定格在電影里。4年后的2020年12月14日凌晨3時,這位傳奇的銀幕“女神”、知名女作家在華東醫院的病床上悄然去世,終年96歲。
藝術之家走出來的“甜妹子”
2017年,黃宗英和大哥黃宗江、弟弟黃宗漢、黃宗洛等兄妹合作完成了一本散文集——《賣藝黃家》。這是個藝術人才濟濟一堂的大家庭,包括黃宗英在內,共有五個兄弟姐妹先后走上藝術道路,各自闖出一片天地,有著曲折而精彩的人生。
黃家兄妹。前排左起:黃宗英、黃銳華、黃燕玉。后排左起:黃宗洛、黃宗江、黃宗淮、黃宗漢
黃氏家族原籍浙江瑞安,是當地的望族和書香門第,累世三代都是進過翰林院的前清進士。到黃宗英父親這一代,則是赴日攻讀電機工程的“洋翰林”,歸國后在天津電話局擔任總工程師。
1925年,黃宗英出生在北京,在家中排行第五。她9歲那年,黃父因病去世。家中失去頂梁柱后,這個原本物質、精神生活非常富足的家庭隨之中落。為了供兄弟們讀書,黃宗英初中時不得不輟學,在家幫母親料理家務、做針線活。沒能像哥哥弟弟們那樣進大學校園讀書,是黃宗英一生的遺憾。直到七十多歲,她到老年大學讀書,算是勉強圓了一個兒時的夢。
1940年,15歲的黃宗英揣著母親和姐姐給的40塊銀元,南下上海投靠哥哥黃宗江。當時,原本就讀于燕京大學西語系的黃宗江因為迷醉于藝術,選擇中斷學業,跑到上海投身職業話劇和電影事業。
這個15歲的姑娘跟大哥擠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