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同開!成都軌交躍升“500公里朋友圈”
2020年12月18日上午10時,成都地鐵6、8、9、17、18號線初期運營“五線同開”,成為國內第4個地鐵里程突破500公里的城市。其中,備受關注的18號線通往明年中旬即將開通的天府國際機場。
“家門口從修瀝青路到通地鐵只用了幾年”
自古被譽為“蜀都東大門”的三岔,原是成都市簡陽市的一個小鎮,因三岔湖水庫而被釣魚愛好者們喜愛和熟知。這些年,無人不驚嘆她的改變和新生——老家在三岔的周銘回憶道,幾年前家門口還連水泥路都沒有,劃歸成都管后,瀝青路通到家門口,安好了護欄、安全標志和路燈,“今年國慶更是開通到三岔站的地鐵,這在以往根本就不敢想象?!?/p>
2010年9月27日,中國西部首條地鐵線路——成都地鐵1號線一期開通,成都正式邁入了地鐵時代。而今年,是成都地鐵開通的第10個年頭。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5條地鐵開通后,運營里程將新增160公里,達到558公里。除去39公里的蓉2號線有軌電車,成都地鐵現有里程約為519公里,成都市平均每萬人擁有0.35公里地鐵,“這一指標和世界軌道頭部城市東京、中國香港基本接近?!睋私?,在此次開通的5條線路中,9號線是西部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線路,采用了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GoA4信號系統;6號線全長68.76公里,則是全國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地鐵線路。
地鐵里程與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TOP 3成員一直較為穩定:目前上海和北京軌道交通里程都在700公里左右,廣州為531公里。到2020年底,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城軌交通運營城市將達43個。
數據顯示,成都地鐵開通10年來,累計運送乘客突破60億乘次,日均客運量超400萬乘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超過50%,成都市民完成了從“最愛開車”到“最愛坐地鐵”的轉變。對比國內其他城市,2019年,廣州地鐵出行已超過全市公共交通出行總量54%;同年,深圳軌道交通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已達60%。
據了解,除了此次開通的5條線,成都還有8條地鐵在建,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4 年)》,本輪建設完成后,成都軌道網絡總里程將達到692公里。
軌交助力 成都“多中心”格局更明朗
成都軌道交通網絡不斷擴大的同時,成都的“城市邊界”也在不斷擴大。從成都地鐵1號線連通南北開始,城市歷史上“攤大餅”的格局正在悄然改變。隨著多條線路陸續開通,“多中心”的格局更加明朗,在紓解城市已有結構性矛盾的同時,更進一步擴展了城市空間。
2017年,配合新的城市定位和總體規劃,成都軌道集團對既有線網規劃進行了全面優化和完善,成都作出實施TOD綜合開發作為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和重塑城市空間形態的重要手段。
今年的“后半篇”,成都軌道TOD發展亮點頻出:牽手沃爾瑪,創造零售連鎖新物種;牽手蘇寧控股,提供產業生態新極核……與此同時,示范項目也捷報頻傳。此前,陸肖TOD順利取得預售許可證,正式上市亮相,為成都擘畫TOD全域藍圖做了一次深入探索和生動實踐。以TOD之名,一個全新的城市居住時代正緩緩開啟。
又:綠色出行讓城市更環保
“2019成都公共交通大數據報告”顯示,成都每天使用天府通產品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人次達546萬,相當于每日減少130萬輛私家車出行量。從全年來看,減少碳排放量約12.5萬噸,相當于683萬棵樹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4.6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而其中,軌道交通是當仁不讓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