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G20,中國的角色
會議結果是拯救、清算,還是重建,目前無法判斷。這次會議注定將寫入歷史。各方力量博弈的結果,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全球金融體系。
責任編輯:余力
■編者按
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金融市場與世界經濟峰會將在華盛頓舉行。這是全球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后舉行的第一次集會。
會議的目的顯然是尋求全球集體行動,以擺脫金融危機。參會國其實分為三方,美國、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美國,顯然希望通過會議提高集體干預行動的一致性;以法國為首的歐元區國家則希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搶奪更多地盤,法國總統薩科齊和英國首相布朗聯合提出了建立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議,向美國老大“逼宮”之意昭昭;而新興市場大國將在全球救援中扮演何種角色,目前仍未清晰,顯然,老牌發達國家希望“新貴們”出更多的錢,但又不愿意看到他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