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戶口重要嗎?這些城市的戶口“反殺”一線
“后浪”城市既能容下肉身,又可安放靈魂。
責任編輯:戴春晨
據新浪財經,12月14日,北京大興的周先生通過某“部委領導”宋某遠為妻兒辦理北京戶口,結果被騙取65萬元。據周先生描述,“部委領導”有門路安排妻子入職國資委下屬某企業,進而落戶北京,前提是按照合同支付百萬元的好處費,但是當合同到期時,工作和戶口都不見蹤影。
話題詳情及網友評論
當天,#一線城市戶口重要嗎#的話題被炒上熱搜,閱讀次數達到1億5千萬次。網友認為一線城市戶口很值錢,與優質醫療教育資源掛鉤,當然很重要;也有另外一部分網友認為拿到一線戶口的資格太苛刻,掏空“六個錢包”都不一定能落戶。
盤點時下圍繞戶口重要性的輿論熱議,從2014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正式公布、到2018年5月天津市啟動“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放寬落戶政策,再到2020年楊超越落戶上海臨港、福州市12月14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政策通知等,關于戶口的討論牽扯著中國千萬家庭的底層神經。這是因為戶口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某地的房產,更涉及到子女教育成長、家庭醫療養老、居住環境和服務政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福州市落戶政策通知
本文將根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理想之城榜》、《市民準入榜》和《市民待遇榜》,探尋北京戶口的含金量能傲視全國的原因,緊接著以上海、廣州、深圳老牌一線城市為例,挖掘三城與戶口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政府服務和居住環境是如何不斷吸引人口落戶的;最后從近年來崛起的“后浪”城市出發,在與北上廣深對比的情況下,探討“后浪”城市又怎樣成為人才青睞的落戶目的地。
王牌北京:教育醫療政務服務的聚寶盆
作為我國首都的北京市,不僅僅是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還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北京戶口,相當于擁有了王牌證書,能夠享受到令人艷羨的優渥的教育醫療和政務服務等市民待遇。
首先,北京的教育質量和資源的豐富程度都傲視全國。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選取雙一流大學數量、普通中小學學生數量及生師比、教育財政支出占比等指標,評估一座城市的教育資源。測算結果顯示,北京的教育實力全國第一。
如果從孩子成長的時間線來說,擁有北京戶口的小孩從小比其它地區和城市的家庭穩贏在起跑線上。這是因為北京享有充足的中小學和教師數量,北京中學生師比僅6.24,1名北京中學教師只對應6.24名學生,也就是說擁有北京戶口的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就享受到了優質的教學待遇和高質的教學資源。另外,北京也擁有全國最多的雙一流高校,大部分直屬教育部的高校實力不俗,在北京高考的學生也能享受到更多的高等教育機會和福利。
其次,北京的床位數量多、醫護資源豐富、衛生健康財政投入大等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就的《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群顯示,擁有“本市戶籍”是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先決條件,雖然在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就讀的本科生也能享受北京的醫療保險服務,但是畢業后戶籍仍會回歸到原出生地,難以繼續享受北京市的醫療保險服務。
再次,在數字政府服務方面,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在11月28日發布的《中國34城數字政府榜單》中,經過測算北京雖然獲得76分,位列第6,但仍是擁有全國前十的好成績“優等生”。
研究團隊認為,擁有北京的王牌戶口,意味著擁有便民的數字政府服務,包括社保繳費、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婚姻生育登記、車標申領、就業創業補貼、購房和個稅核實等等。
但是,盡管北京絕佳的教育資源、醫療和政府服務極具吸引力,但是北京的落戶難度也是相當大。根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測算的《34城落戶自由得分》,北京位列倒數第一,并不是令人吃驚的結果。
雖然按照國務院部署,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但是近五年,北京這座超級城市一方面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另一方面在落戶政策上也逐漸收緊。
2020年7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的通知顯示,落戶要求必須滿足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納稅、教育背景、創新創業等指標,并且要在京連續繳納7年及以上的社保,才能擁有積分落戶的“入門券”。由此可得知,北京的戶口含金量和戶口獲得難度成正比,想享受北京戶口所帶來的優渥的市民待遇并不容易。
上廣深三巨頭,戶口含金量不容小覷
在“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中,除了北京穩居王牌一線城市的寶座,上海、廣州、深圳三城的戶口含金量也不容小覷,不輸首都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高水準的醫療衛生待遇、日趨優美宜居的居住環境和不斷推進的智慧政府建設等也在吸引大量人口積極落戶。
宜居環境是否良好成為現代都市人選擇城市扎根的重要標準。根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統計,上海、廣州、深圳這三座城市已經實現了環境和GDP的良性循環。
和秋冬季節時常重度污染的北京相比,廣州和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在全國三大城市群中連續三年穩定達標,2018年退出藍天保衛戰三年重防區。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曾是重點城市中黑臭水體最多的城市,過去四年投資上千億治理,如今已全面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
在數字化智慧政府建設方面,廣州、深圳兩座城市在數字服務方面的表現也契合了城市精神:創新與務實。它們擁抱數字技術,注重實際應用,收獲民眾好評。深圳數字政府服務水平最高,尤其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方面最具優勢。排在第三的廣州,組織機構和制度體系上稍顯弱勢,但治理能力與深圳并列第一,治理效果僅次于深圳。
再次,上海背靠自古尊師重教育,學風濃郁的江淮區域,擁有大量優質中小學和高等院校,在此地區出生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各區域最多的。相比較之下,珠三角地區的教育資源比較薄弱。在高等教育中,廣州和深圳出現明顯的“瘸腿”現象,在沿海地區也實屬罕見,高職高專教育資源豐富,但大學教育資源匱乏,比如廣州僅5所高校進入“雙一流”高校名單,深圳榜上無名。
深圳已然認識到自身的教育短板,高薪聘教師的新聞屢見報端。近五年,深圳累計財政性教育投入達2800億元,年均增長20%,總量及增幅均居廣東省第一。深圳近五年新改擴建了150多所公辦中小學校,新增25萬個學位,也已成功引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優質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上,2019年深圳人均衛生健康支出達2496.35元,在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創新制度,區域醫療中心“建高地”,基層醫療集團“強基層”;啟動“三名工程”,引入名醫、名院、名診所。
總的來說,這三座城市的戶口的含金量雖然總值難以超越首都北京,但是近年來不斷在各項市民待遇指標上持續發力,已然成為人們選擇落戶的三大不可忽視的聚寶盆。
“后浪”城市崛起,戶口吸引力逐漸提升
根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最新的《2020理想之城榜》顯示,以杭州、成都為代表的“后浪”正在崛起,西南地區正在形成“第四極”,中國區域格局正在進入“四極”時代,連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的“菱形結構”。
而在這一菱形結構上,成都、重慶、杭州、南京、西安、長沙、武漢、濟南、天津、廈門等新一線城市的戶口吸引力正在不斷上升。研究團隊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北上廣深過于嚴苛的落戶政策與激烈的人才競爭壓力,使得人們的目光不得不轉向這些實力并不弱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這些城市的逐漸放寬的落戶政策、實力攀升的教育水平、不斷完善的醫療衛生水平和較好的居住環境等市民待遇,也在吸引著人們選擇在“后浪”城市落戶。
杭州憑借“生活舒適”和“市民待遇”兩大維度的良好表現超越深圳,搶得第4名的“寶座”;“生活舒適”維度表現欠佳的深圳,則屈居第5名。另外,杭州也力壓廣州、上海、北京,成為數字政府服務當之無愧的“一線”城市。杭州在組織機構和制度體系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例如,杭州在電子政務、“互聯網+”等領域均有專門機構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還擁有杭州市云計算與大數據協會、杭州市數據資源開發協會等多個社會組織。
南京作為“教育第二城”,高校數量僅次于北京和上海,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兩所A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10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小學教育方面,南京實力也不弱。小、中學生師比分別為10.22、15.25,從這個角度看,南京小、中學師資資源分別排名第七、第四。
在醫療資源最多的前十座城市中,中西部城市占據六席,其中中部城市獨占四席。昆明醫療資源得分僅次于北京。昆明醫院數量比廣州、鄭州等千萬人口城市都多。分攤到個體身上,每1000個昆明常住人口有9.22張床位、6名護士。鄭州擁有坊間戲稱的“全球最大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床位數讓其他城市望塵莫及。鄭州的千人床位數在34座城市中最多。
作為“萬億GDP俱樂部”成員的武漢、天津等城市,空氣質量仍不達標。而廈門、昆明、貴陽、南昌等城市,擁有優質的生態環境,但GDP排名較低。在維護優質環境的同時,這些城市應當挖掘生態環境優勢對經濟的正向作用,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發展生態旅游、健康養老、綠色農業、數字經濟等綠色產業。
貴陽是前十中唯一一個西部城市。貴陽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制度體系上。為推動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貴陽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數字政府和數字生態政策體系。前者涵蓋了數字政策、數據管理、數據安全等類別,比如全國首部大數據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貴陽市大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后者包括數字經濟、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和結論可知,戶口所代表的不僅是連接城市與個人、城市與家庭發展的重要橋梁,還是積累人才、技術、創新等要素,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進而釋放城市結構性紅利的切入口,與城市自身戰略性建設發展息息相關。未來,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諸如成都、杭州、南京、重慶、天津、長沙、福州等“后浪”城市,其發展應在切合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的同時,著重關切上文所提出的教育資源、醫療服務、生態環境、民生建設等領域。
網絡編輯:鄧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