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低房價”之謎
“(集資房)既壓低了均價,也擠占了相當部分有購買力的住房需求?!?br />
長沙人買房意愿不高,政府又想要賣地,那只能降低土地單價,犧牲掉容積率。
目前,前往長沙“取經”的東莞和深圳住建局,學習成果均集中在房地產調控措施方面。
(本文首發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發自:長沙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八方小區是長沙目前二手房房價最高的小區。
“8字頭起,搶XX精裝房?!?020年12月下旬,南方周末記者來到長沙南地鐵站,抬頭便看到一張以“低價”為噱頭的房產廣告,在售房產位于長沙GDP總量最高的雨花區。
像這樣的房產廣告,還遍布在地鐵站的樓梯、電梯、屏蔽門以及車廂里。
長沙的確是房價洼地。11月18日,湖南省住建局通報,2020年前三季度,長沙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9033元/平方米,在全國30個直轄市、省會城市中排名第25位。
但長沙的GDP并不低。2019年,長沙以1.15萬億元的GDP總量位列全國第13位。2010年,長沙GDP僅為4547.06億元,10年間增長了154.5%。
低房價、高GDP令長沙成為房價“模范生”。2020年下半年,深圳、東莞住建局接連前往長沙學習經驗。
住建部也于近日在《建設工作簡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長沙市落實主體責任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文章,對長沙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的經驗給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長沙經驗可復制嗎?
變種的福利房
長沙“低”房價的秘密,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
從2000年開始,長沙市建設發展速度加快?!堕L沙晚報》總結,2006年至2010年,長沙市市區面積由556.3平方公里拓展至954.6平方公里,增長了71.6%;建成區面積由167.7平方公里擴展至249.3平方公里,增長了48.6%。
湖南工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會洪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面對建設資金短缺,長沙市政府曾采取以土地換項目建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將項目周邊土地低價轉讓給施工企業。施工企業由于不懂房地產開發,希望盡快套現,又會將土地轉讓給開發商或與開發商合作,導致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低價土地。
劉會洪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早在2012年,他就關注到長沙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人均GDP最高,房價水平卻最低,并開始研究長沙形成“價格洼地”的原因。
一位知名地產博主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長沙市早年出讓的低價土地多被用于建設福利房,“至今未消化完”。
2007年,曾有網友總結了一份“長沙非市場化運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