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輝 一個女人在走廊轉身離去
“有時候會跟自己說,這一筆就是我人生最后一筆,這張畫就是我人生最后一張畫,我要畫給我自己。我不知道這是給自己鼓勁還是排除干擾,我相信一個誠實或者嚴肅的畫家都會這么來拷問或者鞭打自己。但是人都得吃飯,所以誰也不能回避這個問題,不能說每一張畫都排除了所有的干擾,排除不了。但畫這些畫的時候,我是誠實的”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雨僧
劉曉輝在工作室 圖/本刊記者 梁辰
劉曉輝或許是起得最早的藝術家。每天早上6點半,他跟兩個孩子同時起床,早餐后一起出門。8點前到畫室,開始一天的工作。
妻子夢卓經常被問起,嫁給一個藝術家,生活得浪漫嗎?答案是否定的。夢卓覺得劉曉輝的生活可能跟一個工程師或其他行業的人沒有太多區別,早睡早起,上班下班,回家給孩子輔導作文和奧數。
“樸實”似乎更適合形容劉曉輝,也貫穿于他的創作——重復的題材、類似的形象、日復一日的工作方式。
多年的好友和工作伙伴賀婧把劉曉輝的工作狀態形容為一個犁地的人,每天都去犁他的那塊地,對收成也沒有雄心壯志,長出東西就好,蘋果或梨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在做這個事。
西西弗斯式的重復
2020年11月20日,劉曉輝最新個展“轉身”在北京798藝術中心開幕,四千多平米的展廳,分為三個部分,精選了16件油畫作品以及多件手稿和小品。
題目是策展人賀婧起的?!稗D身”這個意象,是一個開放的動態,“有點像是你跟一個東西的關系,當你轉過來的時候,改變的不是那個東西,也不是你,而是你面對它的一個方式?!辟R婧解釋道,這正契合了劉曉輝這位身體力行的藝術家在繪畫中每天要面對的課題,以及他在當下的創作中所呈現的狀態。
賀婧第一次見劉曉輝是在2015年,當時他正在籌備自己的第一個個展。賀婧走進工作室,立刻被眼前十多幅幾乎一模一樣的女性背影所吸引。作為一名當代藝術研究者,她很少見到一個藝術家如此“重復”地創作,不僅是橫向的題材重復,而且從縱向的時間線上看,也是反反復復的——劉曉輝的創作方式是同時畫好幾張畫,有的作品會畫好幾年,來回涂抹修改,一張畫常常整體重畫幾十遍,不包括局部的微調,這導致了有些畫布表面因為反復涂抹覆蓋已經鈣化成一塊硬板,敲起來咚咚響。
賀婧決定就以這種獨特的工作方法為概念來做展覽,兩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2015年的個展“西西弗斯之謎”。西西弗斯往山頂推石頭的行為是一種無效的、徒勞的反復,這正符合劉曉輝不斷重復的創作方法和日復一日的工作狀態。
當十幾幅近似的女性背影呈現在展廳,觀眾不禁要問:她是誰?為什么要畫她?這個白衣女性的背影是劉曉輝偶然看到的小津安二郎電影《秋刀魚之味》的一個鏡頭——一個女人在走廊中轉身離去。他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