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 “我城”的啟示

她寫“嚇人一跳”的文學,創造愉快的生活,卻不囿于自我的小世界。有學者認為,接觸西西的文學就等于接觸了香港。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圖/本刊記者大食

在香港街頭,要是路過一位身形矮小,斜挎布包,著裝范式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黑鞋白襪、衣褲呈現不同灰度的老太太,即便她頭戴一頂紅帽,想必也不會吸引你從人群里多看一眼。

天氣好的時候,她也愛去公園,或是逛商場,但買玩具不是為了獎勵孫子孫女,而是哄她自己。幾十年來她都住在九龍土瓜灣一帶,不外出旅行的日子,最常出沒于圖書館,沒有人知道身邊這個看似不茍言笑的短發老人是寫了三十多本書的作家西西——這也正合她意,“我喜歡不要煩我,讓我自己過自己寧靜的生活?!彼f。

天氣要是不好呢,就窩在家里,看書、寫作、踩單車鍛煉身體。早些年她患了一場病,對生命毫無把握,以為要死了,藏書扔掉整整一半。剩下一千來本,均勻放于五架書櫥,兩櫥外國文學,兩櫥中國作品,一櫥雜書。

乳腺癌確診后的那些日子很難過,天天看病,電療時全身畫滿地圖,焦心著不知何時康復,或是復發。擺脫病魔后又遇上新的挑戰,因早期接受放射治療而誤傷神經的右手日漸失靈,擰毛巾都沒了力氣,得借助一根筷子,包餃子一般,每天清早壓住毛巾,配合左手在狹小的臉盆前翻轉。與她通過信的人記得當年田字紙上流暢的龍飛鳳舞,如今左手握筆,越寫越大,很不自然。

為了訓練手,她開始在偶然走進的商店學習縫制毛熊玩偶。老板娘是她的老師,同時也是香港熊會的主席,見她年紀一把,白發稀疏,衣衫樸素,學費就只收半價,購買安哥拉羊毛等原材料時,也給她折扣。五年內,西西一只手穿針引線,做了100只熊,努力程度讓老師自嘆不如。后者自豪地對人津津樂道第一次因為學生的作品開心到失眠,尤其是那只熊臂下夾著雞的偷雞賊時遷,一副被當場發現做了壞事的無辜表情,幫助西西初次參賽就獲得了泰迪熊藝術家第一名。

古典小說和古代人物可謂豐富的題材庫,曹雪芹、浪子燕青、卓文君和司馬相如、荊軻和高漸離……她在莊子的左耳縫上兩只蝴蝶,頭墊娃娃枕,一襲純白麻衣,細看之下疏密、長短不完全一致的黑線表示胡須,托好友拍攝作品時將之放在樹籬的頂端,想象他正做著人類最柔軟甜美的夢。

在傳統文化里打完了轉,西西又縫了些參加化裝舞會的外國熊,以及肚里藏著音箱的會發聲、會搖頭的雜技小子,她嘗試自己設計熊的紙樣(不同于平日的可愛討俏,比如脖子被拉得長長的女子,或是頂著顆斑馬線鼻子的男子),臉上都透著一股像是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后的木訥的惆悵。一次,送了一只給痖弦,詩人大概充滿詩的不確定,問道:這是熊嗎?怎么不像其他的熊?

最受寵的,是一只名為“黃飛熊(粵語中‘熊’與‘鴻’同音)”的小熊,西西帶著它坐了許多次飛機,最遠去到阿姆斯特丹。她時常掛心于熊瀕臨絕種、樹林快被砍光的現狀,惦念著蜜蜂少了,有的被大黃蜂吃了,花粉傳播便受影響?!犊p熊志》出版后,一向不喜采訪的她密集參加了一批簽售、采訪活動,尤其是毛絨熊的個人展覽,哪怕不在香港本地,也欣然前往捧場。

這之后,她又關注到同樣生存艱辛的猿猴,創作了一批形態各異的玩偶并寫下《猿猴志》,接下來,精力似乎永不枯竭的老太太正在做第三種動物,具體是什么,還不能說。西西全職教書近20年,香港一度教師太多,學生減少,教育署(現為教育局)建議教員提早退休并轉職到郵政局,或者到公園去收票,她都沒有興趣。在回復采訪的郵件中,她透露若不以教書為生,其實想做野生動物園的管理員(無奈香港不像新加坡,沒有那樣的場所),忙于管理長臂猿、金絲猴、環尾狐猴也不錯。

老友們知道這些年她有很多事情要做,且常常就靠一只左手,便自覺少撥電話打攪,心里自是敬佩她的意志力,同時又不免感到心疼與惋惜。其中一位腹部動過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