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弄影 | 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悼張毅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20年11月20日在佛光山臺北道場舉行張毅追思紀念會,通告上用一行手書的字“永遠沒有來不及的愛”作標題,寫著這行字的卡片是今夏張毅在為楊惠姍慶賀生日時,隨同花一起獻上的“心”??春笪冶瘡闹衼?,情不由己地馬上惦念起惠姍,擔心她如何面對與張毅的永訣。知道她不接電話,只能在點燃的白燭前,默默悼念張毅才六十九歲就離開了他愛的親人和世界,同時也祈盼惠姍勇敢地邁過生離死別這一坎。
張毅與惠姍兩人晨昏相伴三十多年,既是事業伙伴也是生活搭檔,更是靈魂伴侶。提筆時有很特殊的感覺,我無法書寫他們其中一個人的故事,寫兩個人等于是在寫一個人,無法將他們分開,他們之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就像他們在人生中始終崇尚的“仁”字的組合,人在一邊,而另外一邊是一上一下成了二,那豈不是人與人相處的哲學,這種帶有宗教意味的“仁”字,貫穿在他們日常生活中也貫穿在他們的作品中,成就彼此,彼此成就。他們用心血熬成了最美的琉璃藝術,用時間向世人證明了最美的不渝愛情。
回想起來,與他們這對形影相隨的伉儷相識是“緣”。1993年,應邀到臺灣參加金馬獎三十周年慶典活動,對于我最重要的是借此機會,與當年的影界老友、同事敘舊,所以忙得不亦樂乎,嗓子都開始沙啞了。慶典活動結束前,在送別酒會上,有人輕敲我肩,我轉身回視,一對氣度非凡、非塵俗的俊女帥男笑瞇瞇地站在我身后,帥男先開口:“江青,你有沒有發現這兩天老有兩個人跟著你轉,在找跟你單獨談話的機會?”我完全沒有意識到有人在“盯梢”,正不知道該如何答復,俊女柔聲地自我介紹:“你可能不認識我們,我是楊惠姍,他是張毅,我倆早就商量好,這次一定要抓住影展機會親口告訴你……”“告訴我什么?”看俊女欲言又止略帶羞澀的表情,我反問。帥男接口:“我們一定要當面跟你說讓你知道,是你在巔峰時刻毅然離開了影劇界的先例,給我們做了榜樣,給了我們勇氣,你是開路先鋒,讓我們相信離開影劇圈換條路走,同樣還是可以開辟和進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笨∨R上接過話:“況且你是單槍匹馬一個人,而我們是兩個人,可以互相扶持一起走……”聽了這番肺腑之言,一時之間我感動得無以復加,為的是當年自己婚變時離鄉背井的決定,使我在異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嘗盡了人間的艱辛和痛楚。如果不是在眾目睽睽的公眾場合,我一定會淚流滿面,但那天強忍著淚水,當下約定金馬獎慶典之后,去參觀他們的“琉璃工房”。
帶著無比的好奇心前去在臺北淡水的“琉璃工房”拜訪,在電影界的時候我們不同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