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密首部教育懲戒規則制定過程:

《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最后的落點是教育行為,是斟酌良久的。為了強調無論輕的、重的、什么形式的懲戒,懲戒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br />
從征求意見稿到《規則》,最大的變化在于文件名稱的改變,名稱中去掉了“教師”二字。

管華認為,《規則》出臺后,面臨最大的實際問題在于,仍然會存在社會誤解。

責任編輯:吳筱羽

此前的《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曾將體育活動作為一種懲戒方式。西北政法大學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在提交給教育部的意見中對此提出明確反對:體育是一門課程,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而不是一種懲罰。圖為2020年10月30日,昆明市某中學學生正在上體育課。圖文無關。 (視覺中國/圖)

2020年12月29日,備受關注及熱議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下稱“《規則》”)終于頒布。

《規則》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作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范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自此,對于中小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是否懲戒、如何懲戒,真正變得“有章可循”。

“實際上,《規則》正式成文到今天公布,延遲了數月時間?!眳⑴c制定《規則》研討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湛中樂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說,“正是因為有很多問題受到爭議,反復推敲?!?/p>

名稱去掉“教師”,改變權力行使主體

首要推敲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教育懲戒”?

近年來,關于教育懲戒發生的社會事件頻頻引起各界爭議。一方面,有的學生因為被過度懲戒而產生心理陰影;另一方面,也有老師由于懲戒學生,受到過度處分。

對于教育懲戒,老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展開了“拉鋸”。歸根結底,是因為教育懲戒權的定義和邊界模糊。

如今,《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于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這一定義的表述反反復復修改了不知幾遍?!苯逃恳晃幌嚓P人士向南方周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